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建设规模持续扩大,建筑垃圾的产生量也随之急剧增加。据统计测算,当前建筑垃圾已占到城市固体废弃物总量的40%以上,成为城市管理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潜在隐患。2025年3月28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在广州市召开全国城市建筑垃圾治理工作现场会。会议强调,要充分认识建筑垃圾治理的复杂性和长期性,坚持阶段性集中整治和常态化严格监管相结合,持续推动整治工作。要分年度组织重点攻坚,每年利用3个月左右的时间,集中整治建筑垃圾偷排乱倒、无序堆放、处置场所建设滞后等堵点卡点问题。要补齐短板,不断完善长效机制。加快编制建筑垃圾处理相关专项规划,加强用地保障,推动设施建设,支持设置临时贮存设施;实施建筑垃圾运输车辆更新,推进建筑垃圾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推行电子联单管理,建立产生、运输、处置全过程管理制度。
数字政通作为国内智慧城市核心应用与运营服务提供商,在城市治理领域深耕多年,积极响应《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方案》《住建部关于推进建筑垃圾减量化的指导意见》等政策文件中对城市建筑垃圾的管理要求,聚焦城市建筑垃圾管理主体协同难、运输过程追溯难、资源化利用水平低等难点问题,融合大数据、AI、GIS等技术手段,创新打造“产-运-消-利”四位一体的建筑垃圾全流程智能化管理体系,通过数据全面归集和AI智能分析研判,对建筑工地、渣土运输车辆、消纳场进行统一智能化监管,破除“三黑”问题。目前,数字政通已为沈阳、石家庄、珠海、威海等十余个城市提供建筑垃圾管理数字化解决方案,助力各级政府提升城市治理能力与水平。
沈阳市“控渣土”智能监管新模式:科技赋能精准管控
为加强城市建筑垃圾管理,保障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破解渣土车违规运输、扬尘污染等难题,沈阳市城管执法局深入贯彻落实辽宁省“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积极探索建筑垃圾智慧化管理模式,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以市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为支撑,推出了“控渣土”智能监管智能化应用场景,实现对全市3800多辆渣土车运行状态实时监控、违规问题智能预警、运输过程在线监管。
01智能监管:从人工核查到智能识别
传统的渣土车管理主要依赖执法人员设卡拦截进行检查,这种方式不仅耗费大量人力,而且难以实现全覆盖。目前,沈阳市通过“控渣土”场景建设,接入公安安管平台卡口照片、城乡建设局工地信息、生态扬尘监测点位数据,结合AI识别、大数据分析和GPS定位技术,构建了多种智能算法模型,可精准识别疑似未密闭运输、未经核准运输、定位异常、疑似装卸点等违规行为,同时锁定违规证据,极大提升执法查处效率。系统通过对渣土车运行轨迹的实时监控,可以快速发现车辆是否偏离规定路线或进入非法消纳场,自动上报异常预警,执法人员可迅速采取行动,避免违规行为进一步扩大影响。由传统的沿街巡查、设卡拦截转变为现在的非接触执法模式,技术赋能推进了沈阳渣土车监管执法的智能化水平,全面提升执法效能。
02优化服务:数据整合提升企业效率
在企业服务侧,“控渣土”场景同样发挥了重要作用。以往企业在办理建筑垃圾处置核准时,审批人员需要对运输车辆是否纳入清单目录进行人工查验,流程繁琐且耗时较长,各个环节很难实现公开透明。现在通过打通“建筑垃圾管理平台”与营商局“一体化平台”的数据壁垒,企业可以直接调用建筑垃圾管理平台的车辆信息,极大缩减了人工查验周期。同时,审批数据会实时传送至建筑垃圾管理平台,执法人员可通过查询车牌号直接获取车辆的审批情况,从而减少执法检查中的拦截查证环节,真正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
03责任落实:严格管理建筑垃圾处置
沈阳市严格落实“谁产生,谁承担处置责任”的原则,明确了建筑垃圾处置管理的责任主体。工程施工单位或受委托处置建筑垃圾的单位,必须按照《沈阳市建筑垃圾处置管理工作指导意见》要求,到项目所在地审批部门办理建筑垃圾处置核准手续。未经核准的,不得擅自处置建筑垃圾。此外,施工现场的建筑垃圾需分类堆放、分类运输、分类处置,可资源化利用的建筑垃圾将被送往专门的资源化处理厂,居民装修垃圾则集中收集后分类处理。目前,沈阳市已建成多个资源化处理厂和消纳场,形成了覆盖全市的建筑垃圾处置网络。
04成效显著:科技助力城市治理升级
自“控渣土”场景上线以来,沈阳市的城市管理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1)精准管控:全市87家企业的3800余辆渣土车均已接入平台,年在线率达99.4%,精准掌握车辆的实时位置、运行状态和运输轨迹。(2)智能研判:通过数据碰撞和算法分析,系统能够精准识别违规出土、违规倾倒、交通违法等多种违规行为,极大地减轻了执法人员的工作压力。(3)规范作业:通过管理手段提升,便利企业办事流程,提升各渣土运输企业作业的规范性,运行以来立案查处案件数环比下降73.8%,散流体违法违规案件明显减少。
未来展望:“破土”智行,技术革新,打造智慧城市新样板
立足智慧城市治理新起点,2025年,数字政通将矢志创新,紧跟国家政策要求,聚焦“技术迭代+场景深耕”双轮驱动,以技术创新为核心驱动,持续强化AI算法、物联感知与数据治理能力,紧跟国家“无废城市”建设要求与各地政府建筑垃圾管理需求,深度参与行业政策研究与标准制定,推动建筑垃圾治理与智慧城市发展的深度融合。我们致力于打造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标杆案例,携手各级政府与行业伙伴,构建从源头管控到资源化利用的全链条智慧治理体系,以科技之力守护城市生态基底,为我国城市治理现代化与生态文明建设贡献政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