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特朗普关税壁垒不断升级,大有打破全球市场产业链既有格局的架势。对于国内LED产业而言,新一轮'风险与机遇'也因此显现。面对更为频繁波动和不确定性的国际市场,国内LED头部企业,特别是终端品牌应该如何站位呢?
大屏君认为,核心是以现金流为中心的经营思维,以及以加强产业链韧性为核心的竞争力打造。其中,产业链韧性建设方面,过去3年部分企业已经尝到甜头,一些企业也得到了“教训”!
3年两次产业链韧性事件,警醒行业企业
很多业内人士一定记得,在LED行业长达十余年的降价周期中,也有出现过“涨价”现象。其中,最近的是2025年的3月份,部分中游封装企业调升产品报价;另一次是2023年春季部分企业调升产品报价,甚至多次调升产品报价。
这两次价格调整背后,除了如PCB板、铜等资源涨价之外,还有没有别的原因呢?对此,大屏君要说,如果仅仅是这些基础原材料和部件导致了涨价,那么就应该是整个行业所有企业都面临“成本压力”,共同涨价。而不是个别企业涨价,多数企业不变动,甚至部分企业还主动降价。
大屏君另外了解到的信息是,除了一些可公开的涨价原因之外,不同企业产业链布局不同、产业链韧性不同,是2023年和2025年春季其LED产品价格上调的核心原因之一:
例如,2023年那次调价,依赖我国大陆以外市场的LED晶圆和芯片供应的企业受影响更大。主要是我国台湾省和美国等地区的LED上游供应商成本增加,或者追求更高利润,而进行了产品价格上调,进而推动了国内中游和下游企业价格上升。
再例如,2025年的这一轮价格上涨,部分企业面临的原因是“前两次特朗普关税落地后,海外采购商要求承担部分成本”——至少是名义性承担部分关税成本。这也是为何这一轮调价集中在中游产业链,或者OEM业务企业上的原因。
由这两个例子可以看到,上游供应商、下游采购商的波动,都可以引发国内相关LED产业企业价格调整。这是时空距离最近的,对LED行业企业加强“产业链韧性”建设的关键警示性案例。特别是,在我国市场已经取的LED产业从装备、关键原材料到前沿应用、核心技术上的领先优势的时候,如何打造一个“韧性链”,更成为头部企业继续成长的关键。
由大到强,一定伴随“链能”升级
在大屏君眼中,我国LED产业整体上依然“大而不强”。其中,最显著的特征不是“技术落后”(实际上,我们是技术领先的),而是“过渡内卷”。核心市场表现即是,头部龙头的规模不够大,行业产能过于分散。用一家行业龙头企业的表述就是:LED行业仅仅上市公司就有一百多家。
“过于分散”,这是我国LED行业未来高质量发展的最大瓶颈。过于分散,不利于我国行业形成统一的战略意识,也不利于行业在创新研发上走出集约化的高效路径,更不利于我国企业开辟海外市场、形成全球性竞争力。那么,我国LED行业龙头,如何跨越“分散的内卷关”呢?
大屏君认为,关键策略还是“链能建设”。即一方面,龙头企业要掌握“核心科技”。例如COB、mip等新型封装技术,巨量转移等新型制造技术,玻璃基板等新型材料技术等。另一方面,企业要通过上下游整合和投资,建立“价值共同体生态”——不一定非得构建完全自主的垂直链条,但是通过股权投资,参股不同产业环节,形成链能共生是很重要的战略布局。
除了以上建议外,我国LED龙头企业必须有一个基本的未来发展意识:那就是,全球化的国际市场开拓是未来必须完成的任务。而全球市场的布局需要更多的资源、更大的能力。支撑全球市场的发展,拥有全球优势产业力量,首先就需要在国内市场,“自己的基本盘、母市场”上拥有更多优势。这就是国内外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从内部看,我国内需市场、内部产业链拥有的最大优势就是“够大”。14亿人口的高质量生活需求,足以容纳并推动形成三、五家具有全球战略价值的LED产业龙头。亦只有真正“母市场扎根够深”才能在海外更多开枝散叶。
所以,布局和打造更强大的产业链韧性,不仅是应对外部市场波动的需求,更是企业持续做强的根基所在。我国LED产业的企业,特别是龙头,一定要意识到自身最大的优势就是背靠14亿人的母市场,背靠全球最大的工业体系。这是其它全球竞争者所没有的关键竞争力。也是其可能基于更紧密的空间伙伴关系,打造韧性产业链的核心优势。
当然,大屏君不是反对LED行业企业利用好“海外资源和市场”;大屏君只是强调'母市场建设'是有效利用外部资源的基础前提。如果“内部市场都竞争力都很弱,外部资源和市场的可靠性就只会更低”。
破茧成蝶:韧性筑基方能决胜未来
当然,今天面对全球贸易链的不确定性,尤其是美国以关税和保护主义为核心的、剧烈的不理性收缩,LED行业龙头必然感受到更多的压力。
“全球化从顺境行船,到逆风起飞,我们的路径和心理状态都需要重定位!”一位业内人士对大屏君如此表示。业内龙头企业更多将一些行业发展的困难,无论是内部还是外部的,看成市场筛选机制——谁能赢得这场战役,谁就能收获更多的市场份额,这是显而易见的事情。同时,新格局也需要新打法,需要行业企业集思广益、推陈出新。
总之,有没有美国特朗普关税的壁垒,我国LED产业都到了进一步解决“做强”问题的时候,到了必须追求更有规模、更有创新、核心技术更聚焦、市场从散乱向有序集中升级的转变时刻。这是行业进一步向前发展的大势。也是包括京东方、海信等此前行业下游消费客户,发力进入中上游市场,进行垂直产业链整合的关键逻辑。
目前,在美国有意推动全球产业链重构的关键波动时期,中国LED产业头部企业当以"链式思维"重塑竞争力:深耕14亿人口的母市场沃土,培育技术创新的内生动力,丰富全球市场的伙伴生态、构建弹性的多元的可控上下游产业链体系,将国际市场的波动、产业技术的升级转化为结构优化的契机,在垂直整合与生态共建中锻造不可替代的产业韧性。当中国LED企业真正实现从"被动应变"到"主动谋变"的跨越,必将在全球新型显示与照明革命的浪潮中,书写属于中国智造的辉煌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