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新闻

工程院院士站台2021第九届指挥控制大会&军博会

来源:投影时代 更新日期:2021-07-07 作者:pjtime资讯组

2021年7月6日,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指导,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主办,北京洞见未来会展有限公司承办的第九届中国指挥控制大会暨第七届中国(北京)军事智能技术装备博览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火热进行中。继前一天的军事智能技术装备展、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应用高峰论坛和首届全国智能空中博弈大赛启动仪式系列活动成功举办后,今天,大会迎来了一场学术盛宴——C2主题报告会,本次报告会邀请到了全国政协常委、提案委员会副主任戚建国,中国工程院院士、军事科学院研究员、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名誉理事长李德毅,中国工程院院士、军委科技委顾问卢锡城,中国工程院院士、军事科学院研究员、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监事长戴浩,中国科学院院士、军事科学院副院长梅宏,中国工程院院士、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研究员王沙飞,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防科技大学教授王怀民,中国科学院院士、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研究员尹浩等嘉宾,吸引了来自军队、国防科技工业部门、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领导、专家学者等1000余人参加。

本届大会的主题是“聚焦联合全域指挥控制,引领军事智能体系创新”,恪守“凝聚人才、促进交流、探索前沿、跨界创新”的宗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深度发展的国家战略,以“自主可控、安全可信、高效可用”为主题,紧紧围绕“推动的深度发展、打造自主可控的信息系统、创建安全可信的网络环境、推广高效可用的实用技术”等热点课题,践行万众创新、政产学研用跨界协同等策略,商讨指挥控制的前沿技术,发挥大会集聚人才、分享智慧、协同创新的平台功能,推动形成指挥控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新格局。

工程院院士站台2021第九届指挥控制大会&军博会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理事长费爱国主持大会开幕式并代表学会致欢迎词

工程院院士站台2021第九届指挥控制大会&军博会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监事长戴浩主持主题报告会

工程院院士站台2021第九届指挥控制大会&军博会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副院长、中科星图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副理事长付琨主持主题报告会

工程院院士站台2021第九届指挥控制大会&军博会

一体化指挥调度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副秘书长刘玉超主持主题报告会

大会开幕式由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理事长费爱国院士主持并代表学会致欢迎词,学会副理事长付琨、学会监事长戴浩、学会副秘书长刘玉超主持主题报告会的学术交流活动。

全国政协常委、提案委员会副主任戚建国,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名誉理事长李德毅,中国工程院院士、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研究员王沙飞,中国科学院院士、军事科学院副院长梅宏,中国科学院院士、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研究员尹浩,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防科技大学教授王怀民,国防大学教授、兵棋系统总师胡晓峰,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教授黄铁军,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常务理事王飞跃,中国电子科技集团首席科学家、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副理事长王积鹏,北京理工大学常务副校长、教授、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副理事长龙腾,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唐杰,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陈山枝共13名顶级专家莅临会议,紧紧围绕“呼唤万物智能互联时代的到来”、“对OODA环的再认识——用脑和认知科学解开博伊德环之谜”、“面向频谱智能的柔性可定义硬件架构”、“打破信息孤岛,盘活数据资源”、“国家天地智联网体系发展战略构想”、“复杂软件系统的成长演化”、“复杂就是一种武器:决策中心战与认知复杂性难题”、“千倍速智能视觉感知:时敏目标的检测跟踪与控制”、“智能控制五十年回顾与展望:从智能控制到控制智能”、“信息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律”、“空天对地雷达实时信息处理”、“图神经网络及自监督学习”、“低轨卫星通信:与5G兼容,到6G融合——辩证看待卫星互联网”的主题做出精彩报告。

本届大会聚焦军事智能指挥与控制科学技术前沿,大咖云集,观点超前,具有极强的学术先导力。专家学者集思广益,深入交流,带领与会人员对指挥与控制系统的发展进行了一次多领域、多方面、多角度的思考,为推进军民融合进程、引领军事智能体系创新作出巨大贡献。

全国政协常委、提案委员会副主任戚建国做大会主题报告

军事科学院研究员、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工程院李德毅院士做大会主题报告

李德毅院士在报告中指出上世纪末美国空军上校约翰·博伊德提出著名的OODA 循环理论,该理论已成为当今武装冲突乃至现代战争形式化描述的法宝。OODA 环是冲突对抗形式化唯一的图形表达,描述作战双方在时间、物理、认知空间的对抗形态。很多时候,OODA 环被认为仅仅是 4 个步骤而已,尤其是第二个环节被发散地解读为定位、定向、导向、判断、判定、评估、适应、研判等等,其内在相互作用所蕴含的深刻涵义也没有得到认真解读。我们用脑和认知科学来解开博伊德环之谜,用记忆智能解释环内的相互作用,剖析最重要的环节 Orient 内部的认知活动,提出现代战争中的战役或战斗都可通过在一体化指挥网支撑下的“OODA+ 环”进行形式化描述。各级指战员及其智能代理的认知,时刻同物理战场建立映射并保持交互,它通过可持续的军事训练和经验积累,情境数据和知识模型双驱动,归纳和演绎协同推进,与时俱进,实现固有冲突模式的积累和快提取,新冲突模式的自主学习,自主决策。“OODA+ 环”不但体现以快胜慢,还体现未来战争从火力与机动制胜,到感知制胜、认知制胜、素质制胜的重心转移趋势。

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研究员、中国工程院王沙飞院士做大会主题报告

王沙飞院士在报告中指出,电磁频谱与人工智能的融合催生了频谱智能,可实现对频谱感知、利用和控制的赋能提升,也对传统应用电磁频谱系统的硬件架构带来新的挑战。报告提出构建柔性可定义架构,突破自适应射频、智能频谱计算等系列关键技术,研发系列芯片,为多功能电磁频谱系统、网络化协同片上电磁感知等典型应用提供基础支撑。

军事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梅宏院士做大会主题报告

梅宏院士在报告中主要分析了互操作是计算机领域永恒的主题。信息孤岛是信息技术网络化发展的伴生现象,源于信息系统自底向上建设模式、用户需求的不断演化与扩展,以及信息技术的阶段性更新换代。如果说操作系统实现了面向单机系统的硬件互操作,网络时代,中间件则主要是实现网络上信息系统间的功能互操作。当前我们进入大数据时代,盘活数据资源,实现多元(源)数据的流通共享、融合碰撞成为最为迫切的需求,如何使能信息系统间的“数据互操作”就成为重大挑战。

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尹浩院士做大会主题报告

尹浩院士在报告中简要介绍了发展天地智联网的重要战略意义,从天地智联网的总体架构、主体功能、建设目标和发展思路等方面,着重介绍了天地智联网体系的主体构想,并针对如何科学有效推进天地智联网体系建设发展,提出几点对策建议。

国防科技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王怀民院士做大会主题报告

王怀民院士在报告中指出复杂软件系统正在成为软件系统的一种主流形态,其典型代表是各类大规模的指挥控制信息系统。此类系统由相当数量的局部自治系统耦合关联而成,在组成结构上兼具系统之系统、“社会-物理-技术”交融系统及复杂巨系统的特点,有着其特有的规律。如何在构造和运行过程中有效管控此类系统的复杂性,是软件技术领域所面临的重要挑战。本报告从系统科学的视角阐述复杂软件系统的内涵,分析其形成特征和基本性质。在此基础上,深入讨论复杂软件系统构造和演化环节所面临的挑战,借鉴互联网以及生命系统、社会系统和经济系统等复杂系统的形成和演进模式,阐述面向复杂软件系统的成长性构造和适应性演化法则,分析这两条法则所涉及的主要科学问题、关键支撑技术以及可能的实现手段。

兵棋系统总师、国防大学胡晓峰教授做大会主题报告

胡晓峰教授在报告中指出美军提出的“决策中心战”思想,就是要通过做出更快、更有效的决策,从而赋予其在战场上更大的竞争优势,以应对“大国竞争”和智能时代的挑战。其最关键、最核心的观点是,借助“复杂”这个武器,去取得未来战争的胜利。什么是“复杂”,什么可以创造出“复杂”,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复杂”,就是本报告关注的主要内容。报告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创造复杂。美军为什么要提“决策中心战”,如何实现“决策中心战”,以及怎样创造出战场上的复杂,使得决策成为决定未来战争胜负的关键,什么会带来复杂;第二,理解复杂。是什么带来了决策复杂性难题,认知在其中会起到什么样的关键作用,复杂系统将带来哪些建模难题。我们又该如何理解战争系统的复杂性,以及与决策复杂性的关系;第三,应对复杂。怎样找到决策智能的解决之道,来应对“决策中心战”。“马赛克战”想解决的决策问题又有哪一些,近年来决策智能技术的进步会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其中最关键的难题又有哪些。

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黄铁军教授做大会主题报告

黄铁军教授在报告中指出视觉是最主要的感知通道,光电视觉是最基本的感知手段,但是,当前的视觉感知系统采用视频(图像序列)表达视觉信息,速度不可能超过视频帧率,而提高帧率又带来数据量和计算复杂度等比例增长的问题,因而速度成为光电感知的瓶颈问题。我们提出一种物理意义更准确、形式更简洁的视觉形式,称为脉冲视觉,采用脉冲序列表达光的变化过程,能够有效保留物理光流的时序信息,研制了速度达到 4 万赫兹的视觉芯片,能够重构出超高速目标和场景任意时刻的图像,并采用脉冲神经网络开发了超高速目标检测跟踪系统,能够实时检测、跟踪、识别每秒 40 转的风扇上的文字,并控制激光器击中,相当于击中百米内 20 马赫的高速目标。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常务理事王飞跃做大会主题报告

王飞跃常务理事在报告中强调,五十年前,美籍华人傅京孙(K.S Fu)正式提出“智能控制 (Intelligent Control)”一词,拉开了控制工程由机械、电气、信息向智能化进军的序幕,通过 G. N. Saridis 等人的不懈努力及不断推动,使其从初始的探索研究发展到广泛的深入应用。本报告回顾智能控制 50 年的发展历程,将现实中以历史为借鉴推动当今发展的传统认知,与时代的以未来为远景引导创新变革的平行智能方法相结合,基于智能科技,讨论展望新一代的指挥控制智能之路。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首席科学家、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王积鹏副理事长做大会主题报告

王积鹏副理事长在报告中首先介绍了信息化体系总体的基本知识。然后基于三种思维方式,重点阐述了信息化体系发展的三个基本规律:第一是基于动态思维,探讨了因果规律;第二是基于整体思维,探讨了层次规律;第三是基于辨证思维,探讨了涌现规律。力图通过揭示发展规律,明确信息化体系建设方向,汲取前进的力量。

北京理工大学常务副校长、教授、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龙腾副理事长做大会主题报告

龙腾副理事长的报告介绍了空天对地雷达实时信息处理是在卫星、飞机、导弹上完成对地、海目标成像、检测、跟踪的信息处理,包括星载雷达、机载雷达以及弹载雷达实时信息处理,是我国多军兵种重要武器装备的核心关键技术。空天对地雷达实时信息处理面临的主要挑战是,在空天平台体积、重量、功耗严格约束下,对复杂场景中目标成像、检测、跟踪等实时处理难题。此外,对于星上实时处理,还面临探测范围大、处理运算量高的难题;对于弹上实时处理,由于导弹必须碰撞命中才能杀伤目标,还面临极高的命中精度要求。针对以上难题,报告将重点介绍星上实时信息处理与弹上实时信息处理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星上合成孔径雷达保质精简成像处理、星上图像目标检测/跟踪高效处理,以及空地导弹极窄脉冲雷达目标检测、截获、跟踪处理。

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唐杰教授做大会主题报告

唐杰教授在报告中指出,图神经网络将深度学习方法延伸到非欧几里得的图数据上,大大提高了图数据应用的精度。报告首先简单回顾图神经网络 (GNN) 并探讨如何提高 GNN 在图数据上的表示学习能力,并且有效避免传统 GNN 存在的过平滑 (Over-smoothing)、过拟合 (Over-fitting)以及鲁棒性差的问题,同时探讨负采样在 GNN 表示学习中的重要性。报告其次介绍在 GNN 自监督学习(Self-supervised Learning) 方面的一些工作。最后,报告简单介绍如何将图神经网络应用于决策。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陈山枝副总经理做大会主题报告

陈山枝副总经理从卫星通信简介及低轨卫星通信系统,卫星通信产业链及成本构成分析,卫星通信的优势与局限性,卫星通信与 5G 的互补关系,发展建议:与5G兼容,到6G融合等几个方面做出了精彩报告。

明天,学会将举办“智能指挥与控制论坛”、“C4ISR理论与技术高峰论坛”、“富媒体指挥信息系统论坛”、“指挥控制网络技术论坛”、“消防物联网技术与应用论坛”、“无人化指挥控制论坛”、“空天防务体系工程论坛”、“应急管理信息化与智能指挥调度论坛”和“网络空间安全论坛”9个专题论坛,共有70多场专题报告。内容涵盖了军事智能装备技术发展领域诸多方面,涉及新算法博弈战、人因工程与智能化、AI作战仿真、柔性网络、等新颖内容。

斗转星移,时光飞逝,在中国共产党诞辰100周年和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中国指挥控制大会也迎来了第九个春秋。在这九年中,大会始终秉承“繁荣指挥与控制科学技术,促进国防和国民经济建设”的宗旨,积极响应国家重大需求,紧扣时代发展脉搏,披荆斩棘、锐意进取,成为了指挥与控制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学术盛会之一。本次大会为我国指挥与控制技术发展搭建了开放式新技术成果交流平台,营造了友好交流的学术氛围,实现了多学科跨界协同、交叉融合,支撑和孵化更高层次的技术创新,积极促进国防科技发展和军事装备建设,凝聚全社会力量助力新时代国家和军队建设发展。

广告联系:010-82755684 | 010-82755685 手机版:www.chemistr6.com官方微博:weibo.com/pjtime官方微信:pjtime
Copyright (C) 2007 by PjTime.com,投影时代网 版权所有 关于投影时代| 联系我们| 欢迎来稿|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网友评论 返回顶部 建议反馈
快速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点一下
发表评论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