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新闻

变革中砥砺前行:2018年投影行业十大趋势总结

来源:投影时代 更新日期:2019-01-02 作者:萧萧

1. 商教投影与液晶的恩仇

《易经》告诉我们“变易”是唯一永恒之态:2018年的投影产业,更是经历了一轮以“行业市场构成”、“技术竞争风险”、“阵营对抗与变动”等为核心的“变革”周期。一些领域,已经形成彻底扭转乾坤的“新趋势”,另一些领域还在酝酿巨大却又有些不确定性的“市场”转折。

本文将通过梳理2018年投影产业的“变”与“不变”,进而系统的展示这个行业所面临的机遇与风险,探求企业的应对之道。

1. 商教投影与液晶的恩仇

在大尺寸显示市场,液晶显示和188bet注册官网 的竞争不是“有史以来”的宿命,甚至很长时间内,两者之间“关系非常远”。但是,在液晶实现大尺寸化以来,投影和液晶的情仇就没有停止过。在2017年12月全球第一条10.5/11代线液晶量产,2018年11月份全球第二条10.5/11代线液晶量产的背景下,这种竞争必然加剧。

变革中砥砺前行:2018年投影行业十大趋势总结

梳理一下液晶与投影的“对抗历史”:第一轮是液晶等平板显示突破32-42英寸的限制,进入大尺寸电视机市场,从而带动了“背投电视”的消亡,导致投影产业在15年前那场巨大的变革。第二轮竞争则是最近五年,在教室显示领域,50-70英寸交互液晶白板和传统投影白板之间的竞争。这一轮较量教育投影丢掉了7成左右的市场份额。

最新一轮投影与液晶的对抗则发生于2017年末,并还在进行之中——这就是65-85英寸大尺寸液晶交互设备在“零售会议”市场对188bet注册官网 产品的替代效应。2018年这一领域,液晶产品的规模从数万台,成长到了20万台。

以上的历史说明,液晶显示产品的尺寸越大、价格越下降,与投影机的竞争交集越大、竞争烈度越高:以75英寸液晶为例,10年前的售价高达二三十万元,而现在只要7000元。这种价格变化是因为10.5//11代线等液晶新世代线可以实现更高的生产效率和更大规模的供给。且10.5/11代线依然处于建设高潮,未来至少还有3-4条生产线会落成。

所以,总体而言,2018年10.5//11代线液晶面板线进入量产周期,是对液晶与188bet注册官网 之争的一次“里程碑”式的转折。这种转折必然酝酿未来很多显示应用领域,竞品技术之间的市场重构。

从商教领域看,液晶的优势得到了加码,对投影形成更大的压力;从家用角度看,大尺寸彩电真正进入规模流行阶段——虽然液晶和投影、激光电视的竞争必然存在,但考虑到投影技术为家用市场提供的供给规模一直非常小,大尺寸液晶的流行反而有望带动投影和激光电视更多的走进家庭。

以上两个规律也系统的表现在了2018年的投影市场销量上:商用市场低迷、教育市场成长乏力,而家用市场异常红火,尤其是激光电视实现了200%的高增长。

2.微投销量创历史新高背后的转折

2. 微投销量创历史新高背后的转折

2018年,投影市场最大的赢家当然非微投莫属:不仅有200万台的巨大规模,更有实现了1500流明亮度、4K化的顶级技术进步,坚果和极米D轮融资的资本加持。但是,高速发展的微投产业,也在面临一些“新的变化”。

首先,连续第四年接近翻番的增幅之后,微投是否还能保持这般的成长力呢?从2018年全年看,似乎“热情”未减。但是,如果上下半年分开看,则可以看到上半年市场增速明显高于下半年;且以往微投行业下半年市场规模为上半年两倍的规律也被打破——2018年下半年市场规模仅比上边年略高2成。

变革中砥砺前行:2018年投影行业十大趋势总结

业内专家亦从更为宏观的角度指出:微投近年来翻番增幅的趋势是不可持续的。任何一种消费产品,都会面临从爆发增长阶段向正常增长阶段转折的节点——2018-2019年很可能就是微投从爆发,到正常增长的转折点。2018年上半年增幅100%,,下半年75%,明年则可能不足50%。

不过增幅下降的同时,由于“基数已经大幅提升”,微投全年增量还可以在未来三年保持在70-100万之间。

其次,规模持续扩大的微投市场,亦出现了内部的“分化”。——微投产品正在变成至少“两大类”产品。其一是以家用大屏电影、电视化为代表应用场景的“彩电”、“第二台电视”等类型的产品。这类产品不需要内置电池、对产品体积要求更为宽松、同时显著追求产品的亮度、分辨率等性能指标。

另一类是“真正移动”场景的应用。这种微投,必须“真”微小。产品对体积敏感、往往必须内置电池、对亮度和分辨率等显示指标要求不那么高,反而更在乎产品续航时间,且有更高的价格敏感性,对大屏幕的概念相对更模糊。

这两种不同的“微投”已经具有显著的“形态和应用”界限。微投市场的扩大、单一型号销量的增加,也使得厂商有能力为更为细分的用户类型提供定制化的产品设计。业内企业认为,未来随着微投市场规模的继续扩大,微投在功能和应用场景上的细分化还会进一步加强。2018年的市场二元结构化只是一个开始而已。

总之,2018年微投产业的变化,更多的不是数量成长、规模扩大,而是这一数量变化已经导致一些新的“质变”到来。这其中也包括国内投影市场“第一交椅”的易主:实际上,极米坚果,已经拿下投影市场的二王,投影产业亦必然从这种变化中得到更多启迪。

3.工程市场后激光时代的竞争

3. 工程市场后激光时代的竞争

2018年,工程投影市场继续保持2成以上的市场增长——这也是传统投影应用领域唯一的“朝阳”产品线。推动工程投影持续发力的原因离不开国内消费升级以及激光技术带来的体验升级。但是,2018年工程市场却“提到激光并不多”。市场实际已经进入“后激光”时代。

什么是工程投影市场的“后激光时代呢”?标志性的理由包括:在工程领域激光机型占比达到绝对多数、所有工程投影品牌的主推机型都进入激光时代、激光机型开拓出一些传统汞灯无法胜任的新应用领域、激光光源技术成熟,成本持续下降等等。这些特征在2018年都已经充分显示出来。

变革中砥砺前行:2018年投影行业十大趋势总结

面对“后激光时代”,工程投影市场似乎又到了一个新的“周期起点”。如何在完全普及化的激光时代,做工程市场的竞争,成为普遍性的企业课题。

所谓后激光时代的工程市场竞争大致有两个巨大的特点:第一个是,市场供给特别充分。5000-8000流明主流市场可以说“每一个投影品牌都全面布局”,市场竞争空前激烈。第二个是,产品市场进入“新价格周期”,即从激光替代汞灯的“均价上涨”,到激光之间怼磕状态下的“价格下降”。典型变化是5500、6500、7500流明产品布局的增加,投影厂商通过同等价位高500流明抢占市场。

工程投影的后激光时代的整体表现即是这种竞争加剧下的“行业新一轮洗牌”。不过,2018年国内市场的好消息是“消费升级”“增量市场显著”,有效的平抑了市场竞争的激化。

比如,视美乐品牌在专用教室、KTV、餐厅等产所的市场拓展,以及为小空间投影工程开发的反射式短焦工程投影机产品,就代表了“激光时代”独特的增量工程市场。且这种更忒近大众的应用空间,潜在市场规模异常巨大,并渴望改变工程投影传统的“只缘高大上”的单一市场格局、拓展全新增量空间。

同时,工程投影在2018年亦得益于激光光源的低维护、长寿命特点,在文旅、餐饮、娱乐等“维护能力更低”的领域,表现出市场扩张性,这亦是此前汞灯时代难以满足的应用场景创新。业内专家倾向认为:新技术特性下的应用场景创新与激光工程机的竞争升级,是2018年工程投影行业最大的两个趋势。

但是,谈到新技术的新特性对应用创新的影响,2018年LED光源也初步找到了自己的优势:50000小时的更长寿命,以及规模市场下可能存在的价格优势——虽然LED光源难以实现真正的高亮工程机型设计,但是在5000-6000流明的“规模出货”市场,LED光源完全可以胜任。这为未来,后激光时代,工程投影市场的竞争复杂化,埋了新伏笔。

4.家用圈的前所未有的新分化

4. 家用圈的前所未有的新分化

在2018年,投影细分市场中,产品份额结构调整最大的板块“非家用莫属”:激光电视强势、传统影院机弱势、高端微投崛起,家用投影大屏已经“大不一样”。

2018年初,家用投影市场最大的特点是:新一轮廉价4K机型的大举问世。行业正在期待着家庭影院投影机,经由4K机型的推动掀起新一轮增长高潮。

变革中砥砺前行:2018年投影行业十大趋势总结

但是,2018年中,4K在激光电视上的应用迎来“价格突破”,在海信、坚果等品牌的大力营销下,市场方向彻底逆转:长期以来,家庭影院投影规模远超过激光电视的格局,在2018年第二季度被颠覆了,激光电视销量首次超过家庭影院投影机,并占据显著规模优势。

从应用层面看,激光电视等于在传统家庭影院投影机的功能上增加了“超短焦”和“结合抗光幕后的彩电化应用”两个特性,同时没有显著的“功能损失”。从价格层面看,家庭影院投影机的激光化、LED光源化进程缓慢,激光等新光源产品价格下降乏力,与激光电视低价产品比较没有任何优势。甚至,很多时候传统家庭影院机型是在拿汞灯对激光电视,形成了显著的产品技术代差。

假如,家庭影院投影机遭遇的竞争压力仅仅是激光电视从“上”位传导来的竞争,那么汞灯家庭影院投影机还可以通过在低价格段博弈求生存。但是,在低价格家用投影段,高端微投正在崛起。

例如,坚果X3产品5000元多一些的价格,具备1500流明LED光源和4K分辨率,其与传统汞灯家庭影院投影机的区别主要在于亮度低于汞灯产品。两类产品之间,消费者会选择谁,显而易见。事实上,在2017年以来,4000+以上价位的微投都实现了1000+以上的亮度,从亮度角度看虽然不及传统汞灯家用机,却有寿命、工业造型、智能、色彩表现力等方面有优势。

高端微投和汞灯家庭影院投影之间的竞争,导致了家用投影传统机型“向下”市场的被截断:上有激光电视、下有高端微投,家庭影院投影机何去何从显而易见。2018年,家庭影院投影机的普及市场几乎消失大半,家用投影的市场逻辑彻底颠覆。

业内专家指出,超短焦反射式镜头,因为规模增长,导致成本上已经达到普及化的水平;同时,LED光源的亮度不断提高、HLD也能提供更高的亮度,并且价格有下降趋势;2018年3000流明的激光商用机价格已经进入6000元+区间——这些技术性因素决定了未来的家用投影必然在“价格”、“短焦”、“固态光源”上形成“全面普及的趋势”。传统汞灯家用投影,乃至于激光或者HLD光源的传统焦段家用投影都很可能成为“少数市场”。

未来的家用大屏场景的投影市场大致的结构已经在2018年显示出来:低端是高品质微投,可能拥有反射式镜头设计;中端是激光电视和HLD光源的电视化投影;高端是传统中长焦的激光或者HLD光源家庭影院投影和高端激光电视,高端HLD光源的电视化投影。而,2018年传统家庭影院普及性投影的市场消失,则是不可逆的过程——这是微投代替娱乐投影以来,家用投影市场又一次重大“产品类型”革命。

5.本土品牌分化的一年

5. 本土品牌分化的一年

2018年的国内投影市场,本土品牌呈现出两级分化的特点。即,家用新兴市场的强势,以及传统市场的彷徨。

一方面,在家用投影市场,凭借激光电视和微投的上位,本土投影品牌已经“执掌规模牛耳”。虽然,在高端家庭影院市场,本土品牌涉足不深、没有像样的建树,但是,在普通普及性产品上,本土品牌的优势市场地位,得到进一步的巩固。从传统的产业规律看,掌握规模市场,是实现高端市场超越的基础——后来者很难从高端奠定自己的技术地位,却可以从低向高端不断提升自己的市场附加值。

变革中砥砺前行:2018年投影行业十大趋势总结

因此,虽然本土品牌在高端家用市场建树不丰,却完全无需担心这会成为战略上的弱点:普及化的规模才是生存和发展的第一要义。

另一方面,在传统投影产品市场,本土品牌则遭遇了一轮比较大的市场挫折。首先是2018年,由于政策上的“教学三通”工程接近完成,市场增量收窄,以教育市场为主要放量突破点的“传统类型激光投影”遭遇了成长瓶颈。其次,商用市场,本土品牌崛起仰仗的激光投影,依然难以抵御传统汞灯产品的价格优势,又遭到了大尺寸液晶平板崛起的压力,整体环境难言乐观。

在传统投影版图中,真正能够持续保持成长力的是工程市场。但是,工程市场向来是“技术竞争”压力更大的领域,这不利于新兴品牌的崛起。同时,外资品牌在工程市场长期布局,占据了渠道和口碑优势,也成为本土品牌突破的障碍。

总体而言,2018年本土投影创新品牌在“传统应用场景”中,基本以“艰难的前进”为特征。行业企业不得不更为重视细分产业环节、重视细分市场、重视对渠道的建设和让利。这些变化均说明,传统投影应用场景中的“品牌创新”大潮已经过去、新兴品牌的进入之门已经关闭。

实际上,即便是高速发展的家用板块,新兴品牌的创业机会也已经在2018年接近尾声。如,这一年有天猫魔屏产品不错的销量,但是同时也有“无屏电视”概念的创造者艾洛维向LED大屏产业的毅然转行。业内专家认为,2018年之后投影行业将进入一个告别新增品牌、而以存量品牌竞争为主的新阶段。

在这个新阶段,一些品牌的离开是难以避免的。例如,微投行业曾经有过150家大大小小的品牌,显然微投市场无论如何发展都难以养活这没多的玩家。按照不同的细分产品线和应用场景,投影品牌们的重新定位不可避免。

6.投影厂商的屏幕技术之“困”

6. 投影厂商的屏幕技术之“困”

2018年,投影产业的高速成长离不开产品技术的进步和价格下降。但是,作为一个应用体系,投影的发展不仅事关自己的技术与成本,而且依赖于屏幕的技术和成本。尤其是在2018年,这种“偎依”关系更为明确。

第一,2018年成长率最高的投影机细分市场领域——激光电视,迎来了对屏幕价格的担心。2015-2018年,激光电视以每年3成的趋势,价格不断下降,在2018年终于迎来了市场的大爆发。但是,激光电视价格真正降低后,坚果等品牌发现,激光电视应用的必备组件“抗光幕”价格“岿然不动”。

变革中砥砺前行:2018年投影行业十大趋势总结

纯技术角度看,激光电视甚至与 “激光没有关系”。核心在于超短焦反射式投影镜头和高水平的抗光投影幕。其中,反射型的镜头,作为主机的一部分,随着投影主机的价格下降,已经成为普及性的技术。但是,数年来,抗光幕的价格却保持稳定,100英寸,菲尼尔技术产品5000-7000元,常规光学反射类产品2000-4000元。

业内专家指出,如果激光电视价格高达数万元,抗光幕的价格并不影响整体拥有成本的“心理感受”;但是激光电视主机进入万元价位后,抗光幕的价格几乎占到整体成本的三分之一。且随着2019年激光电视主机价格继续走低,抗光幕甚至最高能占到激光电视系统成本的一半——抗光幕价格,已经成为左右消费者购买,决定市场成长性、消费者接受度的核心因素,也日益成为激光电视系统应用中“浮利”最高的部件。行业企业、消费者和业内专家,均呼吁抗光幕能够降低价格。

第二,在教育和商用投影市场中,交互型的场景市场占比不断提高。甚至,行业专家认为,未来的商教投影机应用基本“非交互不采购”。2018年下半年以来,一种称作纳米银线电容触控屏的新触控技术不断走火。包括投影电子白板行业领头羊之一的艾博德、投影渠道大拿东方中原都已经推出这种技术的交互液晶产品。2018年这种被称为纳米黑板的新交互技术告别了“小品牌主推”的时代,进入“行业主流巨头”共推的新阶段。

从理论上讲,纳米银线电容触控屏,不是不可以与投影机传统的电子白板屏幕结合。但是,这种结合需要的工艺技术和流程,必然与传统红外触控技术大不一样,却更接近于液晶模组过程的工艺技术。同时,纳米黑板在可书写性、反应灵敏度上优势明显,且突破了传统平板显示触控技术在尺寸上和成本上的瓶颈。

某种角度看,未来触控交互技术走哪种路线,与哪种显示设备应用体系结合更为“便捷”,已经成为决定商教显示领域,技术路线竞争的关键因素之一。

抗光幕的价格、纳米银线触控的前景,这两个看似边缘性的技术问题,在2018年成为左右未来投影行业规模与命运的“关键支点”。这样的事情在投影历史上鲜有发生,投影产业如何应对二者带来的行业新“趋势”,考验着业内企业的智慧。

7.传统外资厂商的压力

7. 传统外资厂商的压力

2018年是投影产业格局大幅度调整的一年。包括绝大多数细分市场的变化,都给不同的产品阵营,特别是外资阵营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例如,上文提到2018年交互液晶产品尺寸大型化、价格持续下降,尤其是在商用会议市场突飞猛进。后者对日系品牌主导的“中高端会议投影”应用市场带来持续的压力。并有可能进一步压缩低价格零售会议投影机的市场销量。目前,传统投影应用场景中,零售会议市场是最大的细分产品线。

变革中砥砺前行:2018年投影行业十大趋势总结

再例如,2018年激光电视销量大幅上升。上半年就齐平了2017年的全年销量。激光电视的爆发,对标准的家庭影院投影机产品造成了持续的市场挤压。而日系和台系厂商是传统家庭影院投影市场最大的受益者。

类似的情形也发生在工程产品市场。2018年,普通商教类投影产品市场受到交互平板大型化的挤压,这使得本土投影创新品牌不得不更为倚重工程投影市场。尤其是在5000-8000流明的亮度产品上,外资品牌传统的技术优势并不明显,形成了大陆、台系和日系三大军团的正面对抗。市场参与品牌压力均有上升。

但是,真正让外资品牌深感“市场压力”的不是以上这些:微投产品在市场规模上已经超过其他细分投影类型的总和。2018年这一变化,使得实际上本土军团拿下了整个投影市场的多一半份额。这在国内投影产业历史上是首次。虽然,微投品牌们在“高端应用”、“高附加值产品”、“高技术产品”等方面还处于绝对弱势。但是,在“人心才是最大的市场”,技术无外乎不断创新和投资研发,两大逻辑指引下,没有外资品牌敢再“轻视”本土创新企业的成长。

纵观40年改革开放,国内众多产业的发展。例如家电、消费电子、化工、机械等行业,都经历了从弱小到占领低价格农村市场、再到反向占领城市市场的“不断升级”的发展过程:2018年投影行业本土品牌份额的绝对优势的确立,就是完成农村包围城市、进入攻城阶段的基本信号。这当然应该成为2018年外资品牌们最大的“战略性”压力。

8.渠道市场的“闻风而动”

8. 渠道市场的“闻风而动”

投影市场素有“得渠道者得天下”的说法。这个理论不仅仅是言渠道的重要,更是指出了在整个投影产业体系中,渠道实际上比品牌更为“灵活”。

2018年鸿合在2017年底发布大尺寸商用会议平板之后,年初再次做出教育与商用两大事业板块“分家”的决策。鸿合商用BG部门战略市场主要瞄准商业、金融、文娱、科技、医疗等应用细分领域;并通过与教育部门在组织结构、内部管理、激励机制方面的不同,突出商用产品和渠道线的不同市场规律。在下半年,鸿合又推出崭新的生态战略,9月5日,鸿合科技—AliOS合作签约仪式在成都Infocomm展举行,作为行业领先的硬件、软件企业,鸿合与AliOS强强联合。

变革中砥砺前行:2018年投影行业十大趋势总结

类似的战略调整在众多投影渠道商身上都有或多或少的发生。2018年,投影渠道市场进一步关注商用应用和竞品技术升级、营销重心从技术产品为导向,向功能体验持续升级。尤其是在智慧教育、智慧会议、物联网等概念下,渠道商急需补足自己在综合应用场景设计和应用生态构建上的能力短板。

对于以上的这类转变,业内专家认为,这是投影市场的渠道从“专一产品渠道”,到“综合显示技术”服务商;从简单产品供应商,到“智能物联”解决方案商的“历史性”转变。

面对这种变革,对于渠道而言,自身的附加值提升了。渠道对品牌的话语权进一步升级。这种变化无疑更给外资品牌造成市场压力。相比较之下,本土品牌更倾向于高度前倾的业务布局,渠道商的功能轻量化。外资品牌传统模式是产品和技术输出,前端任务完全包办给渠道商。这种不同的渠道“重量”格局,决定了“智慧物联”时代,投影应用必然有利于本土品牌、也有利于本地渠道。

对于以上市场规律的变化,行业专家表示,2018年不过是“小试牛刀”。未来随着视听工程进入5G+8K+物联的新时代,这种趋势还会不断升级。2019年,预期5G网络的商用即会开始,一场真正影响投影市场纵向品牌与渠道之间关系的“生态、物联”化应用升级大戏必然到来。

9.创新低谷的市场应变

9. 创新低谷的市场应变

2018年的投影市场,是技术继续升级的一年。包括4K产品的降价、普及化,在微投、家用、激光电视和商用市场的加大供应,以及RGB激光的发展、8K产品的问世,智能和AI机型的应用等都代表了2018年的“技术新高度”。

但是,有心的人士或已经发现,2018年这些新的技术产品突破,或者早在2018年之前都已经有雏形、有展示;或者至晚也是年中就已经出现。2018年,实际上成为过去3年投影机产品技术进步的“收尾”时期:包括超短焦、激光、HLD、4K等等,所有概念构成了过去3年投影产业的“新技术大爆发”。

变革中砥砺前行:2018年投影行业十大趋势总结

然而,2018年却已经意味着这种“投影技术”爆发的趋势进入“尾声”。市场产品创新,更多的是对即有技术的优化、或者重新组合,以及成本下降增加了产品的经济性。2018年下半年,这种“创新低谷”的市场格局更为明显——投影厂商的重点甚至重回“价格战”:2018年是投影产品从“技术之争”再次转向“价格之战”的关键转折点。

包括激光商教投影机的价格最低达到7000元以内、激光电视最低跌破8000元、RGBB光源高亮微投价格近2000元、1080p微投产品价格跌倒2500元、反射式超短焦5000流明2K工程投影机的价格大幅下滑……等等,2018年在丰富的产品技术进步的同时,价格战已经重新展开,甚至在年底回到了“舞台中央”。

不可否认的是,2018年之后,投影产业很长一段时期,投影产业必然需要在“消化即有技术创新”、“提升即有新技术产品成本可接受性”两大主旨下,过一段“没有颠覆性技术创新”的日子。业内专家指出,投影品牌必须有“紧张感”、有“过紧日子”的准备。

不过,面对技术创新低谷,行业人士亦非完全悲观:原创新技术升级的减少,必然导致市场重点回到“成本链路”上来。而成本的降低、价格的下降,往往意味着应用市场规模的进一步扩张。或者说,藉由价格战的出现,投影市场的规模增长更为可期:唯一的问题是,没有规模的企业和品牌竞争力将更为尴尬。

10.总量新高代表的“全新”市场结构

10. 总量新高代表的“全新”市场结构

对于2018年投影产业国内市场的规模总量,业内不同机构的数据差异很大。大致从300万到近400万不等。这种差异,有些来自于统计口径,比如对电商中小品牌的覆盖能力;有些则来自于历史数据误差的积累——很长时期,一些统计口径忽视了微投的增幅。

不过,相对于总量到底多少,行业人士对投影行业国内市场的结构变化却有高度共识:第一,家用成为第一大市场,包括微投和激光电视撑起了投影产业多半的江山。2018年微投首度超越此前十余年第一大细分类“零售商务”;激光电视也以2倍的增幅,成为高价位家用市场的“第一玩家”。

变革中砥砺前行:2018年投影行业十大趋势总结

第二,传统市场中新光源产品增速大幅下降。一方面,教育显示市场整体增幅下滑较大,同时大尺寸液晶成长较快,投影压力持续增加;另一方面,商用市场汞灯的低价格产品优势明显、交互平板在高端市场应用极具挑战性。这两点,使得新光源投影在传统市场中的增幅,2018年几乎迎来5年最低值。

第三,工程市场成为必争之地。这不仅是因为商教市场压力比较大、尤其是新兴品牌,没有汞灯零售产品的份额,必须争夺新光源商教市场,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更是由于工程市场代表了传统投影应用板块最显著的“增量需求”。一方面是,国内经济发展导致,传统工程188bet注册官网 应用增加,市场持续增长;另一方面,新光源产品在寿命、经济性、维护性的上的新特点,让其可以开拓一些崭新的工程应用,例如酒吧、餐厅、数字教室等等。同时,工程投影机还是消费升级、文旅产业大发展的重要受益者,2018年几乎所有市场参与品牌都打出了文旅牌。

整体上,2018年投影机市场的发展呈现出“巨大的结构化特征”,“去商教化”和“家用、工程两端翘”成为根本趋势。甚至有业内人士表示,家用和工程两端市场都不占的品牌,未来的发展之路将会极为艰难。

综上所述,2018年的投影市场是一个“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巨大的市场。比如,极米坚果都拿到了6亿元的新一轮融资,而另一些本土创新品牌却面临过大的市场压力;再比如一些投影品牌和渠道在交互平板、纳米黑板上转型很快,另一些品牌则还在为商教传统应用站稳脚跟努力……

在这种市场分化、品牌分化、渠道分化,甚至产品都已经开始分化的时刻,2018年投影市场没有总量危机,却有结构性陷阱。更为重要的是,2018年的这种结构性不平衡还只是“开端”,未来这种趋势还会进一步加强。这需要所有投影同仁高度注重自己的细分市场和细分行业风险的管理,实现战略明确、战术精细的经营框架,通过热点市场和应用场景建设,努力成为“不平衡”新常态下的赢家。

特别提醒:本文为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翻版/抄袭必究!
广告联系:010-82755684 | 010-82755685 手机版:www.chemistr6.com官方微博:weibo.com/pjtime官方微信:pjtime
Copyright (C) 2007 by PjTime.com,投影时代网 版权所有 关于投影时代| 联系我们| 欢迎来稿|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网友评论 返回顶部 建议反馈
快速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点一下
发表评论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