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新闻

三千亿的教育信息化风口在哪里?

来源:投影时代 更新日期:2017-10-16 作者:pjtime资讯组

教育信息化,无疑是当下国内教育圈的热门话题TOP1。

近些年,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计算等技术迅速崛起,发展教育信息化被写入国家战略,在政策的催化下,一波又一波的市场机遇如海水般涌动起来。

历数这七年来,国家与地方发布的教育信息化文件,可以看出,政府正在探索中逐渐厘清教育信息化“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等问题。

第一份文件,是在2010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就是这份纲要首次提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 此后,相关政策纷至沓来。

例如2012年3月,《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出台,就对未来10年的教育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指导意见和总体方向,提出要建立政府引导、多方参与、共建共享的开放合作机制;

2014年11月,教育部等部门发布《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有效机制的实施方案》,就要求到2017年,全国基本实现各级各类学校宽带网络接入;到2020年建成与国家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相适应的教育信息化体系;

2016年2月,教育部发布《2016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提出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后补助等方式,鼓励企业和社会机构根据教育教学改革方向和师生教学需求,开发一批专业化教学应用工具软件,并通过教育资源平台提供资源服务,推广普及应用。

三千亿的教育信息化风口在哪里?

国家方面希望通过信息化手段,提升教学效率、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促进教育公平。

除了政策支持,国家财政在教育经费的投入也十分可观。

在2011年,教育部明确提出:“各级政府在教育经费中按不低于8%的比例列支教育信息化经费,保障教育信息化拥有持续、稳定的政府财政投入。”

根据前不久教育部更新的统计快报,2016年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达3.88万亿元,按照8%的比例测算,2016年国内的教育信息化经费已超过3000亿。

国家的扶持、财政的投入,这极大扩大了行业的需求。

三千亿的教育信息化风口在哪里?

政策催生教育市场的繁荣

发展教育信息化,首先应着眼于硬件设施的打造。因此,2012年,国家提出“三通两平台”工程建设。

“三通”,即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

在教育部发布的《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中,提出在“十三五”期间,要完成“三通工程”建设,全面提升教育信息化基础支撑能力。且重心将从传统的“宽带网络校校通”项目向“班班通”、“人人通”及教育管理服务平台转变。

目前,这项工程已迅速在各个地区铺开,各级政府也提出了各自的建设路线,例如四川就提出,到2014年为止,全省90%以上中小学要接入宽带网络。2014年-2016 年间,四川省财政在“三通两平台”的建设上共投入专项资金将近 8000 万元,筹建四川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

建设资金怎么用?落到学校层面,公立学校可通过招投标的形式,自行采购教育信息化设备。过去五年,学校采购类型最多的是教育信息化硬件。这也令到在线教育这几个子领域——教育产品内容开发、教育信息化、教育设备等,在这五年中最受热捧。

不光是政策的利好,还有市场本身的庞大体量,也吸引了众多企业前来涉足教育信息化领域,毕竟中国有着堪称全球最大的基础教育市场。据教育部统计公报显示,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有 24.29 万所,1.8 亿中小学生。

涉足教育信息化的企业,包括一些大型出版传媒集团、互联网巨头、教育培训机构、教育科技公司等等。还有不少传统教育装备供应商抓住“三通两平台”的政策机遇,逐渐以其他教育产品开拓学校渠道,逐渐转变为集成商的身份。此外,还有不少资本实力雄厚的公司通过收购整合,进入教育信息化领域。

教育信息化市场一派热度高涨的景象。有机构曾分析,2016年在线教育市场规模达到1560.2亿元,同比增长速度为27.3%;之后几年预计还将继续保持20%左右的速度增长。

科技与教育的结合无疑是大势所趋,可以预见,未来几年,教育信息化市场的竞争仍将呈现白热化。但目前的教育信息化进程,仍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

例如渠道障碍。一方面是学校面对琳琅满目的教育产品,往往眼花缭乱,难以挑选出真正适合教学、符合教育规律的优秀产品。另一方面,有些优秀的教育企业却难以进入公立学校。

例如信息化产品使用率低。一些教育信息化企业缺乏对教育的深度理解,没有站在学校和教师的立场上思考,往往开发出来的产品功能新奇复杂,需要学校和教师主动去调整固有的管理和教学方式以适应产品。一些教师也抗拒使用信息化产品来教学,认为其增加工作负担。

此外,在我看来,教育信息化应该是一场链条式的变革。也就是说,简单将课程内容电子化是远远不够的,在教学方式、评价模式、学习理念等环节,也需要发生相应的改变。

最后,如何让商业的逻辑结合教育的逻辑,让“科技驱动教育进步”不仅仅只停留在口号,而是真正令教育和科技强强联手,让优质教育能够惠及大多数人,让中国千千万万的教师和学生受益,也是在当下,决策者和市场都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标签: 录播设备 行业新闻
广告联系:010-82755684 | 010-82755685 手机版:www.chemistr6.com官方微博:weibo.com/pjtime官方微信:pjtime
Copyright (C) 2007 by PjTime.com,投影时代网 版权所有 关于投影时代| 联系我们| 欢迎来稿|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网友评论 返回顶部 建议反馈
快速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点一下
发表评论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