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时下的商用显示领域,液晶显示屏已经成为了当之无愧的领航者,作为这一领域的“后来者”,它究竟有何优势?除了首当其冲的成本经济之外,多元化的显示效果也不容忽视。异形拼接、透明显示、裸眼3D、触摸显示,等等,添彩的“外观”设计层出不穷,无论是厂商的投入力度还是市场的关注度都是持续高涨。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液晶显示屏在“外观变形”的大路上狂奔而去呢?终端用户需求和厂商转型的“里应外合”功不可没。
外因刺激:
提到商用大屏显示产品,普通大众首先想到的就是极致的视觉效果,这虽然不一定是人们采用大屏显示屏产品的初衷,却是实际构建过程中不可忽视的要素。就液晶显示而言,从标清到高清再到新兴的4K,从单屏到拼接,技术的进步不断调高观众的品味,单纯的大尺寸、高清晰显示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极致视觉效果的定义,创意成为了必备的要素。在这种情况下,各种为多变效果服务的技术自然就成为了市场的宠儿。
以最具代表性的异形拼接技术为例,它打破了单调的方形墙体,让液晶拼接墙在外观上了有了更大的灵活性,可以水平、可以垂直、可以倾斜甚至旋转,让用户从外观上就可以赋予整个显示墙更加个性化的设计,塑造出与众不同的设计效果,从而在第一时间抓住观众的眼球,提升液晶显示屏的使用效率。这在面向普通大众的民用领域表现得尤为突出,而该领域也正是液晶显示大屏在现阶段重点培育的对象,数字标牌行业的应用就是典型的代表。
除了对创意的执着,民用领域用户群体的“离散化”也要求液晶显示屏必须多元化。与专业领域的基本诉求大致统一不同,以普通群众为主要应用对象的“非专业”领域,应用主观性较强,应用需求会因应用行业、应用场所甚至应用个体的不同而出现较大的差异,因此,无论是结构还是功能过于单一都不可取,毕竟多元化的产品才能满足多元化的需求。
百人百味”,基于这种市场诉求,在高清、大尺寸、高亮等传统性技术创新的基础之上,更加有针对性及创意性的“周边”技术创新越来越多,也就不足为奇。
内因推动:
对于液晶显示屏的“外观控”现象,如果将市场需求的提升看作“引导式”的“正”能量,那么来自于厂商层面的变革需求,则是一种“压迫式”的“负”能量,为名为利,企业不得不全力以赴。
广阔的发展前景使得越来越多的显示厂商开始涉足液晶显示领域,然而,最核心的面板技术却掌握在三星、LG、夏普等少数巨头手中,这也意味着,对于大多数厂商而言,想要通过核心的技术创新在行业竞争中脱颖而出十分困难,而且,随着行业技术的不断成熟,这种可能性越来越小。然而,“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只要有可能,没有任何一个厂商会心甘情愿的陪跑,最终成为市场的“弃儿”,异形拼接、裸眼3D、透明显示等五花八门的形态创新的不断涌现,正是这种强烈欲望的集中展现。
在实际运营中,由技术创新带动的品牌影响力提升是对企业长远发展的规划,而由产品同质化导致的利润空间的压缩,则是企业要面临的现实挑战。为了打破这一行业僵局,转型综合服务商已经成为了业内厂商的共识,然而,作为一个长期以技术创新立足的行业,在营销宣传中,新技术仍承担了吸引用户眼球的主要职责,而定制化的解决方案和差异化的服务则是在用户“坐下来”以后才有的谈资。这也就意味着,在传统的营销宣传中,新技术仍是当之无愧的“招牌”,而定制化的解决方案即便已经被厂商视为关系企业持续发展的“栋梁”,在营销方案中,仍然要退居二线。基于现实利益,厂商只能费尽心思的进行核心技术之外锦上添花式的技术研发。
也正是由于这种非主动性因素的存在,让液晶显示厂商的“外观”创新带有了一定的盲目性。 以透明显示为例,这项技术一经诞生就受到了市场的高度关注,科幻的显示效果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显示市场的猎奇心态,而且,由于技术门槛较高,推出透明显示产品更是成为了液晶显示厂商彰显领航者身份的标志。然而,厂商的热情与应用市场的推广并没有成正比,到目前为止,透明显示存在的市场价值仍然备受争议,但是,这并不妨碍其成为厂商极为钟爱的创新点。
不过,这种情况会随着行业应用细化的逐步推进而有所改观——厂商的技术创新会越来越有针对性,这是对综合型服务商的呼应。实际应用中,液晶拼接大屏要想达到最佳的应用效果,就需要与行业、环境、客户需求等客观性因素高度契合,也就是说,作为综合服务商的液晶显示厂商,光有创新性技术是不够的,最重要的是要将创新性的技术融入自身提供的定制化解决方案中,在满足用户猎奇心态的同时更要充分满足实际应用需求。毕竟只有努力确保用户资源利用率的最大化,才能真正得到他们的认可,从而将企业做大做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
结语:
如今的液晶显示大屏的应用中,尤其是在民用消费领域,不少用户对其应用并没有清晰的专业化定位,只能围绕根本诉求给出模糊的想象,而厂商所要做的就是让“理想”成为“现实”。人的思维是发散性的,尤其是在没有既定规则束缚的情况下,哪怕在同一类型的应用中,细节需求的多元化也成为了必然。因此,无论是基于外部的市场需求,还是基于内部厂商强化自身的差异化,多元化都会是一个贯穿始终的命题。可以预见的是,在核心技术高度集中且趋于完善的情势下,从细节入手的“外观”形态创新,不仅不会减少,还会随着行业成熟度的提高而愈演愈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