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新闻

松下退出等离子电视业务引发的思考

来源:日经技术在线 更新日期:2013-11-13 作者:佚名

松下已宣布退出等离子电视业务。该公司计划在2013年12月之前停止生产等离子显示器面板(PDP),2014年3月之前终止该业务。

液晶电视技术进步,市占率提高

等离子电视一直是由日本企业主导开发潮流,但2008年以后,日立制作所及先锋相继宣布退出等离子电视业务。形成松下“单打独斗”的局面后,等离子电视的推广普及受到限制,最终导致该公司也决定退出长期从事的等离子电视业务。

松下是从1970年代开始研究等离子电视的。1996年该公司推出了全球首款等离子电视“Plasmaview(TH-26PD1)”,随后凭借领先于液晶阵营的大屏幕化、自然的色彩表现性及高速响应性等优点,在电影内容及体育节目等方面发挥了优势,在电视数字化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但是,液晶电视在实现大屏幕化的同时,通过高亮度实现了高清晰显示,原来存在的响应速度问题也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而解决。于是,液晶电视开始向大屏幕电视市场渗透,市场占有率迅速提高。

实际上,在松下决定退出等离子电视业务的背景中,经营方面的问题大于技术性课题。

对市场增长判断失误,生产设备投资过剩

围绕伦敦奥运会展开的2012年夏季商战。松下推出了等离子电视 松下曾预计2007年全球等离子电视的需求量将达到1200万台

等离子电视对松下的经营投下巨大阴影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该公司对市场增长情况做出了错误的判断。

让我们回顾一下松下过去发布的等离子电视计划,该公司曾预测2007年全球等离子电视的需求将超过1200万台,2008年度将超过1500万台,2010年将超过2500万台。而且,该公司计划获得其中40%的份额。也就是说,提出了2010年全年售出1000万台等离子电视的计划。

实际上,在等离子电视出货量最高的2010年,松下共售出752万台,达到了计划的四分之三。但2010年过后,等离子电视出货量突然停止增长,之后的形势也急转直下。在液晶电视成为全球主流的形势下,松下也开始将电视业务的重心转向液晶电视。

不过,松下仍非常积极地进行了生产设备投资。

茨木工厂老化测试工序 松下设在兵库县尼崎市的P4(PDP第4工厂)的外观
松下设在兵库县尼崎市的P5(PDP第5工厂)外观 第5工厂的生产线

除了大阪府茨木市的P1(PDP第1工厂)和P2之外,松下还在兵库县尼崎市建设了P3、P4、P5,再加上上海的生产基地,共有6座工厂,而这一规模却超过了松下的需求预测。

首先于2001年6月开始生产的P1最初的规模是月产3万台(按42英寸产品计算)。随后,松下又确立了上海工厂月产2.5万台、P2月产12万台、P3月产28.5万台、P4月产50万台的生产体制,每次建设新工厂,月产量都会成倍增加。

到P4投产时,各工厂的合计规模达到了每年1000万台。此时的投资规模已经与计划值相当,但松下却并没有停止投资。按照最初的计划,2009年投产的P5全负荷生产时的月产量为100万台,松下的总体目标是每年可以生产2200万台等离子电视。

可以明确地说,这属于过剩投资。

实际上,P5推迟了投产时间,并将总额2800亿日元的投资计划缩小至2100亿日元,松下在计划摇摆不定、P5基本没有运转的状态下终止了等离子电视业务。

推动结构改革也未能扭亏

过剩投资、全球范围内的价格下滑及严重的日元升值等也都是逆风,导致松下的等离子电视业务一直无法摆脱亏损状态。

松下社长津贺一宏表示,“等离子显示器面板业务的亏损一度扩大到了超过1000亿日元的规模。我们通过各种措施,将亏损规模缩小到了200亿日元。”

为了进行业务重建,除了压缩固定费用等结构改革措施之外,松下还通过大型化及提高附加值等对策,向收益性高的产品集中,并开拓了用作数字标牌的商业用途,将产品向文教领域、公共领域、要求高色彩表现性的美术馆、医疗领域及电子黑板领域推广。但即便如此,松下的等离子业务仍然没能消除赤字。

津贺表示,“找不到进一步的对策使剩下的200亿日元亏损转为盈利,或者使亏损额减半。这是我们最终决定退出该业务的最大原因。”

虽然松下采取了多种措施之后,亏损幅度暂时缩小,但2012年度的出货规模缩小到了192万台,这样的规模只能选择终止业务。

松下一直在最尖端技术开发和产品化方面处于领先地位

不过,虽说松下退出了等离子业务,但该公司的等离子电视技术一直处于业界领先水平。

首先,松下推出了全球首款宽屏等离子电视“Plasmaview TH-26PD1”,1997年与NHK技研共同开发出了业界首款42英寸高清等离子电视。2000年,该公司推出了42英寸宽屏等离子电视“Plasma T TH-42PM30/S”,随后又于2001年5月推出了业界首款内置BS数字调谐器的50英寸高清等离子电视“Digital T TH-50PH3/S”。

后来,松下又于2005年推出了引领全高清时代的65英寸全高清等离子电视“VIERA TH-65PX500”,2006年推出了103英寸全高清等离子电视“VIERA TH-103PZ600”。尽管TH-103PZ600的价格高达600万日元左右,但年出货量仍然达到了3000台。

2007年,松下推出了全球首款42英寸全高清等离子电视“VIERA PZ700”,促进了家庭内的全高清化。在2008年1月举办的“2008 International CES”上,该公司宣布开发出了全球最大的150英寸4K等离子显示器面板,因“能以实际尺寸显示一头大象的全貌”而备受关注。2008年,该公司还开发出了全球首款103英寸全高清3D等离子显示器面板,并于2009年与NHK技研合作开发出了103英寸4K等离子显示器面板。

等离子显示器面板是一项优秀的技术。一直致力于最尖端技术开发与产品化并处于领先水平的松下,却最终放弃了这项技术和业务,其原因完全是经营方面的失策。

退出等离子业务是松下重新定义电视业务的大好机会

松下打算将今后的电视业务定位于“白色家电”之一,推进产品制造。

津贺表示,“采取的具体措施是推出Smart VIERA”,“Smart VIERA的特点在于My Home功能。这种电视机并不是单纯接收电视信号的设备,而是进化成了接入网络、在使用云的同时提供多种服务的产品,而且可以在生活中为用户提供帮助。我们的目标是制造与家融为一体的电视机。”

松下将白色家电、住宅相关业务及车载业务定位为三大支柱业务。打算在这些可发挥松下优势及综合实力的领域重新定义电视业务。退出等离子电视业务恰好是松下重新定义电视业务的大好机会。

今后,松下将如何描绘电视机的新蓝图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广告联系:010-82755684 | 010-82755685 手机版:www.chemistr6.com官方微博:weibo.com/pjtime官方微信:pjtime
Copyright (C) 2007 by PjTime.com,投影时代网 版权所有 关于投影时代| 联系我们| 欢迎来稿|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网友评论 返回顶部 建议反馈
快速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点一下
发表评论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