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新闻

智能化是彩电业转型必由之路

彩电业TFT-LCD与OLED的权衡发展
来源:中国电子报 更新日期:2012-05-23 作者:孙鸿凌 丹璐
内容导航: 分页浏览| 全文浏览

观点三 TFT-LCD与OLED权衡发展

扩大产业规模,做好TFT-LCD是根本,同时中国大陆企业要重点研发中小尺寸OLED,再向大尺寸OLED产品过渡,要遵循梯度布局的原则。

提升我国彩电业的竞争力,上游配套产业规模化发展至关重要。面对具有相当规模的国际巨头,中国企业要想获得话语权,就必须建立适度的生产线规模。近年来,中国大陆面板厂商京东方和华星光电8.5代液晶面板生产线相继量产,再加上南京中电熊猫10代线也计划投资建厂,国内大尺寸液晶面板供应能力大大增强。

深圳平板显示行业协会秘书长孙政民告诉《中国电子报》记者:“我国彩电需求量未来将有1亿台的市场规模,在日本和韩国弱化TFT-LCD面板业务时,我国要规划布局高世代TFT-LCD生产线及其配套产业建设,进一步完善产业链,到‘十二五’规划完成时跨上更高的台阶。”

中国大陆高世代TFT-LCD生产线建设加速,使全球平板显示产业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京东方、华星光电、中电熊猫等厂商面板量产能力日渐提升,使得大陆成为全球平板显示的中心。然而,我国高世代液晶面板产业起步阶段,日本和韩国消费电子厂商却放缓TFT-LCD投资,将投资转向新一代显示技术OLED。对中国大陆面板厂商而言,如何平衡TFT-LCD和OLED技术发展成为关键。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陈炎顺告诉《中国电子报》记者:“目前我国TFT-LCD材料与器件的国产化程度已接近60%,预计5年内有望超过90%。在TFT-LCD领域,中国已经有了一定的产业基础。鉴于AMOLED和TFT-LCD具有极大的产业共通性和承接性,我们也要进行AMOLED的前瞻性技术布局,以占据新型显示技术及产业的战略制高点。”

华星光电总裁贺成明表示:“为了打造TCL完成的液晶产业链,华星光电总投资245亿元用于液晶面板和模组生产。华星光电计划今年第四季度达到月产10万张基板的设计产能,并逐渐扩大对TCL以外的国内其他整机厂的销售。我认为,TFT-LCD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然是主流,但是同时我们也要同步进行OLED大尺寸量产技术的开发。”

事实上,近年来,在OLED显示领域,我国京东方、天马、彩虹、虹视等企业已经加大技术研发力度,中小尺寸OLED产品已经实现量产。2012年下半年,维信诺5.5代AMOLED生产线也即将启动,主攻中大尺寸OLED产品。我国为避免重蹈CRT和LCD时代缺乏核心技术的覆辙,在投资高世代TFT-LCD生产线的同时,AMOLED的前瞻性技术布局也尤为重要。

陈炎顺建议说,一方面要持续关注AMOLED技术发展的动向,对技术发展趋势有清晰的把握;另一方面要关注技术和产业发展的延续性和继承性,要积极利用现有基础,联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进行产业布局。

对于中国大陆企业而言,政策和市场为发展TFT-LCD产业提供了契机,做好液晶面板产业是根本。然而,对于新一代显示技术我们也要同步发展,先做好小尺寸OLED产品,再逐步向大尺寸OLED产品过渡,以实现我国平板显示产业跨越式发展。

 标签:
广告联系:010-82755684 | 010-82755685 手机版:www.chemistr6.com官方微博:weibo.com/pjtime官方微信:pjtime
Copyright (C) 2007 by PjTime.com,投影时代网 版权所有 关于投影时代| 联系我们| 欢迎来稿|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网友评论 返回顶部 建议反馈
快速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点一下
发表评论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