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以上的OLED发展简史可知,OLED技术可以分为小分子和高分子两种主要类型,其结构也并不相同。但是,无论是小分子OLED,还是高分子OLED在薄而透明的具有导电性能的氧化铟锡(ITO膜)阴极与金属阳极之间都有一个有机发光材料层——这是一种类似于汉堡包的夹心蛋糕式的结构。这个结构层中包括了:空穴传输层(HTL)、发光层(EL)与电子传输层(ETL)。
其中,阴阳两极构成的结构式一个标准的晶体二极管的结构,具有单向导电性,适度电压下的电流驱动。OLED发光本质是电流驱动的。当电力供应至适当电压时,正极空穴与阴极电荷就会在发光层中结合,产生光亮,依其发光层配方不同产生红、绿和蓝RGB三原色,构成基本色彩。
具体而言,当组件受到直流电(Direct Current;DC)所衍生的顺向偏压时,外加之电压能量将驱动电子(Electron)与空穴(Hole)分别由阴极与阳极注入组件,当两者在传导中相遇、结合,即形成所谓的电子-空穴复合(Electron-Hole Capture)。——实际上真正移动的是电子,电子对空穴的填充,可以看做是空穴的移动:这也是典型的PN结晶体管工作方式。
电子移动过程中,电子填充到空穴位置的整个过程,相当于电子获得能量(电能)并飞离原来原子的附属,然后被空穴捕获,并释放出原来获得的能量(光能)。这一过程中若电子自旋(Electron Spin)和基态电子成对,则为单重态(Singlet),其所释放的光为所谓的荧光(Fluorescence);反之,若激发态电子和基态电子自旋不成对且平行,则称为三重态(Triplet),其所释放的光为所谓的磷光(Phosphorescence)。
无论是荧光还是磷光状态,当电子的状态位置由激态高能阶回到稳态低能阶时,其能量将分别以光子(Light Emission)或热能(Heat Dissipation)(OLED物质分子团的震动)的方式放出,其中光子的部分可被利用当作显示功能。
Oled的发光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步:1、OLED设备的电池或电源会在OLED两端施加一个电压。 2、电流从阴极流向阳极,并经过有机层(电流指电子的流动)。3、阴极向有机分子发射层输出电子。4、阳极吸收从有机分子传导层传来的电子。(这可以视为阳极向传导层输出空穴,两者效果相等。5、在发射层和传导层的交界处,电子会与空穴结合。6、电子遇到空穴时,会填充空穴(它会落入缺失电子的原子中的某个能级)。7、这一过程发生时,电子会以光子的形式释放能量。8、OLED发光。
其中,光的颜色取决于发射层有机物分子的类型;光的亮度或强度取决于施加电流的大小。电流越大,光的亮度就越高。OLED分子是依靠接收的空穴电子对的数目来发光,电流大意味着同时移动的电子和空穴数目多——这是一种典型的电流驱动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