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两大面板厂之一的奇美电子昨天正式更名为群创光电,“去奇美化”后,将可以更好地支持鸿海的彩电代工业务。
业内预计,奇美实业下一步有可能转让所持奇美电子的股份,而中国大陆的彩电企业海信有可能接手。
今年5月,奇美电子董事会发生重大变化,大股东奇美实业的代表退出,第二大股东鸿海主导董事会。鸿海的团队正式执掌奇美电子的经营权。这次奇美电子更名是一个延续。
群智咨询的研究总监李亚琴昨天向《第一财经日报》分析说,更名后奇美电子将独立于奇美实业的产业群之外,更好服务于鸿海,推动鸿海彩电代工业务上下游一体化。
有效的整合已经迟来了三年。2009年,在金融危机的压力下,奇美电子与鸿海旗下的面板企业群创合并,成立新的“奇美电子”。其中,鸿海参股奇美电子12%,成为第二大股东。奇美电子欲以此扩大面板“出海口”,鸿海则借机扩张上游资源。
但是,两者初步整合效果并不理想,奇美实业仍掌控实际经营权,奇美电子的客户关系、发展方向并没有变化。因此,奇美电子的经营状况改善不大。今年一季度,奇美电子已连续七个季度亏损,虽然亏损额有所收窄,但仍达到127.66亿元新台币。
而作为全球最大的代工企业,鸿海为了增加自身价值,制订了“眼球计划”,意在整合包含触摸屏与显示屏在内的所有与眼球相关的零部件,奇美电子便是其中一枚重要棋子。
Display Search中国区研究总监张兵认为,更名后奇美电子将会淡化单纯的面板制造商定位,转向重点支持鸿海的彩电整机组装战略,成为鸿海稳住索尼、夏普、苹果、VIZIO等一线品牌客户的重要筹码。
尽管如此,如果奇美实业从资本层面退出,鸿海不一定会照单全收。奇美电子三季报显示,今年第三季仍未扭亏,当季净亏损22亿元新台币。
坊间传闻,奇美实业下一步将会转让所持奇美电子的股份,中国大陆彩电企业海信有可能接手。不过,这一说法昨天没得到海信方面的正面回应。
今年下半年,全球面板供应偏紧。李亚琴认为,中国大陆是全球最大的平板电视生产基地,但面板产能不足,而台湾又面板产能过剩却缺乏“出海口”,海峡两岸平板产业进行资本、技术合作是大势所趋。如果海信能够参股奇美电子,不失为稳住上游面板资源的有效途径。
据海信电器半年报,今年4月海信出资新台币500 万元(约人民币107.27万),在台湾设立全资子公司,提升关键资源保障能力。不过,海信电器总经理刘洪新今年9月在接受本报采访时称,面板长期看是过剩的,进不进入面板业,各家有不同策略,海信暂时不会进入。
张兵说,海信与奇美电子会否有资本合作还需“在商言商”。
为了降低成本,索尼、夏普、松下均表示2013年扩大对台湾面板的采购。松下今年将向奇美电子采购液晶电视面板300万~400万片,奇美电子已成为松下液晶电视两大面板供应商之一。受惠于日本电视厂商增加的订单,预计2012年奇美电子和友达两家台湾厂商在全球电视液晶面板市场的占有率可望维持在2011年38%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