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不能没有京东方
从某种角度看,京东方看似正在进行一场“豪赌”:当自己的运营业务还处于亏损和盈利之间的转换边缘上时,就募集400多亿元资金投入6代线和8代线的建设。但从另一个角度看,这种行动符合这个产业“不扩张就灭亡”的规律。巨人只能这样成长起来。
1990年代,时任英特尔董事长的格鲁夫说过一句名言: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这句话在中国被广泛引用,但却很少有人能真正理解其中的含义,因为很少有中国企业经历过这种工业的竞争——技术进步每天24小时不停,而为推出一代新产品所需的生产线动辄就要数十亿美元的投资。
京东方如此规模、如此速度的扩张曾引起中国媒体的许多质疑,但这些质疑的理由除了反映出质疑者的不理解或没见识之外,看不出有什么道理。也难怪,国人对这样的工业实在是太陌生了。
为帮助理解京东方扩张的前景和意义,我们简单回顾一下中国发展半导体工业的历史。因为半导体工业与液晶平板显示产业的相似性,我们可以把京东方的所作所为置于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历史脉络中加以理解。
自从1947年美国贝尔实验室发明了半导体之后,半导体工业的崛起展示了一条与传统工业截然不同的轨迹——遵循“摩尔定律”的高速技术进步与高强度投资互为因果的动态演进。不仅半导体技术影响了人类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而且从战略上讲,这种性质的高技术工业竞争也影响了大国的命运——前苏联就是在这样一场新技术革命中被西方甩下的。
中国进入半导体研究的时间只落后于美国10年左右,然而经过40年的发展,中国半导体工业和世界主流的差距却越来越大,同等工艺已经落后国际主流两代以上,甚至被更晚进入该工业的韩国、台湾远远甩在后面。2007年,中国进口半导体集成电路1287亿美元,而出口的集成电路仅仅238。8亿美元(主要是外资在华企业生产的),净进口额达到1048。2亿美元。同年,中国的石油进口1。6亿吨,价值为797。6亿美元。至此,半导体集成电路已经超过石油成为中国进口的第一大项,进口依赖程度达到90%。
半个世纪,中国半导体工业之悲殇也是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瓶颈的浓缩版本。
其实中国早在1960年代就在被封锁的条件下自力更生地研制出半导体元件和集成电路。但中国始终没有发展起来一个能够批量生产的半导体产业,也就没能拥有一个可以参与技术进步的产业基础。
到改革开放年代,世界半导体工业已进入大规模集成电路阶段,中国政府也开始重视这个工业的发展。1989年2月,中央明确集中主要精力,重点建设5个骨干企业。但这5个企业始终也没有摆脱对外国技术的依赖。政府到此时逐渐意识到,对于半导体这种“胃口”很大的产业而言,投资和决心似乎下的还不够大,于是拉开了国家重大项目的序幕。
以今天的眼光看,中国发展半导体工业不成功的原因有三:第一,投资决策迟缓,投资强度不够。第二,在技术上依赖引进生产线方式,没有重视自主能力的发展。每一次都是引进当时世界先进水平的生产线,可怕的是没有借助引进而发展起足够的能力,一旦引进的技术落后就束手无策。第三,中国当时没有在半导体工业中出现“能够独立决策并走自主开发道路”的企业。没有这样的企业,政府的产业政策就没有立足点,对引进的技术就没有学习的主体,中国的产业也就没有能力基础。
以中国半导体工业发展的历史经验作为背景,就可以看出出现京东方这样的企业对于中国工业发展的历史意义。
在进入液晶平板显示产业之前,京东方完成了从老国企到竞争性企业的组织转变,它进入这个产业及其后来扩张都是企业独立作出的战略决定。从进入之时起,京东就利用收购的外国技术资源建立起自己的学习平台,并以自主培育起来的能力向高世代线扩张。京东方目前所建设的高世代生产线中,每一条的投资强度(6代线170亿元,8代线280亿元)都超过以往国家财政对一个工业项目的一次性投资。
京东方在进入液晶平板显示产业后,没有选择找个边缘市场过小日子,而是在这个产业的主流领域发起了正面进攻,如果成功就会跻身于全球领先的行列。因此,以历史的眼光看,在全球半导体革命后60年来,京东方是中国第一次在电子核心器件工业中出现的竞争性企业。
正因如此,京东方的扩张势头牵动了全球液晶平板显示产业的神经:以京东方的6代线上马为开端,在金融海啸中停顿下来的三星和LG的8代线恢复建设,友达和奇美的8。5代线建设启动;同时,夏普、LG、三星、友达、奇美开始加紧到中国大陆活动,“探讨”在大陆建线的可能。
京东方8。5代线的上马更像是一场“地震”,使国外企业对中国封锁技术的“长城”一夜之间崩塌。从京东方8代线动工的那天开始,一场因外资纷纷要在华设厂而导致各地争上高世代线的“液晶热”席卷中国大地……
“神经紧张”是因为外国巨头看得很清楚,在中国的庞大市场需求和低成本制造能力的双重条件下,京东方依托高世代线量产后的崛起,将动摇由日、韩、台组成的液晶工业“铁三角”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