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26日,武广高铁客运新干线首列“和谐号”列车从武汉火车站呼啸而出,驶向羊城广州,拉开了我国高铁时代的序幕。
2011年6月30日,京沪高铁正式开通运营。300公里的运行时速将北京、上海之间旅行时间缩短至5个小时,让人们真切感受到高铁带来的便捷体验。
近两年,在国家扩大内需的政策引导下,高铁进入建设高峰期。京沪高铁、武广高铁等一批高铁项目相继建成并正式运营。与之配套的门禁、周界防范、视频监控等安防行业也搭乘高铁发展的顺风车,迎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30亿元市场规模不容小觑
在国务院4万亿元的投资规划中,高铁是其中的重中之重。而作为高铁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安防系统已成为高铁乃至普通铁路必不可少的配套系统。相关资料显示,2009年~2013年,中国铁路投资总额将达3.5万亿元。铁道部副总工程师、客运专线(高速铁路)副总设计师张曙光表示,按照我国近期高速铁路规划的目标,到2012年,我国高铁的总里程将达1.3万公里,形成“四纵四横”铁路快速客运通道。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许多大城市都纳入规划。未来2~3年,新一轮的高铁建设大潮即将来临。
巨大的“高铁蛋糕”将给国际国内装备制造业和下游的安防产业带来积极影响。亚洲制造业协会的相关人士表示,按照2012年中国高铁项目总里程为1.3万公里计算,近两年高铁项目对视频监控系统的投资规模将达到26亿元,如果再加上门禁、周界防范等其他子系统,安防领域的市场规模将达30亿元。业内分析人士表示,从事监控、门禁、报警等产品以及工程建设、系统集成、管理服务等领域的企业都将从中受益。高铁项目将成为安防企业竞争的下一个新战场。
企业瞄准高铁,暗自发力
在高铁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之时,不少企业也已将目光瞄准这个市场,希望从中获得相应的经济回报。
深圳市赛为智能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助理兼技术总监林必毅介绍,目前赛为已经关注高铁领域,并参与多条高速铁路项目的建设。他表示,参与高铁项目的集成商除了需要具备系统集成资质、智能建筑设计资质、建筑智能化工程专业承包资质、安防设计施工资质以外,最重要的是要有铁路电务及电气施工资质。从2009年初,赛为制定了新的战略方向,在持续关注城市轨道交通领域之外,还将业务范围扩展到铁路尤其是高速铁路领域,并已经获得了相应的电气施工资质。目前,我们关注是否可将城市轨道交通的经验成功复制到高速铁路领域。赛为希望将过去在轨道交通方面的丰富经验运用到高铁项目中,解决高铁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智能化问题,为用户提供满意的服务。
除了深圳赛为公司之外,北京佳讯飞鸿、河南四季辉煌科技等智能化系统集成企业都在高铁市场暗暗发力,希望从30亿元的市场规模中分得一杯羹。
系统集成企业趋之若骛,设备制造企业也不例外。无论是前端监控摄像机制造企业还是后端编码器、存储设备厂家等都在寻找高铁建设的商机。国内一线国产品牌如海康威视、大华、亚安、天地伟业、朗驰等,也开始将业务扩展到高铁建设领域,与松下、博士、霍尼韦尔等国际知名企业争抢高铁的市场份额。企业的纷纷加入,将使得高铁领域的市场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
高质量产品为高铁保驾护航
尽管企业觊觎“高铁大蛋糕”,但是高铁在短短几个小时跨越多个省市、穿越不同的气候带,出于安全考虑,高铁的线路和站台一般建设在城市的偏远地带。列车运行的环境和站台的客观环境对于安防产品的性能和技术参数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需要厂家提供适应各种环境的产品。
“高铁铁路监控设备大多长期曝晒于户外恶劣的应用环境中,风、雨、雷、电给室外摄像机带来很大的考验,雨雪、高温、低温、雷击、大风等都可能会对摄像机造成影响。”金三立视频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的钟武指出。同时,高速列车不间断行驶产生的震动以及高压气流都会对摄像机产生影响。在这种情况下,监控设备面临严峻的考验。
高速铁路领域产品更换周期是5~8年,安防设备产品很难达到这个期限。铁路项目的特点是空间跨度大,山高路远,有时还要高空作业,并且一旦建设完成,实行全封闭运行,申请维护需要通过铁路部门批准,程序很多、时间较长。因此,在高铁项目中,安防产品的可靠性是第一位的。“一旦选用低品质产品,维修动不动几百公里的路程,绝对是个噩梦。”国铁华晨的费冬表示。
监控设备是在高速铁路沿线使用,这些路段不允许外物进入。前端设备需要具备紧固性、稳定性以及防震、耐压等特点。“摄像机在安装时,不可以将螺丝等元件掉落入轨道;在隧道部位的监控设备,耐压以及耐风性能更是需要从设计之初就考虑进去。”费冬表示。
在高铁项目中,由于各种客观因素的限制,整个项目对于监控设备的选型、安装、接线及摄像机本身的质量要求非常高。对于参与其中的安防企业而言,要想赢得高铁安防市场,必须有针对性地提供技术先进、稳定可靠的产品,满足高铁安防的需求,为高铁安全运营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