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新闻

巨亏的日本电子产业能否生存下去?

巨亏的日本电子产业能否生存下去?(3)
来源:中国经济网 更新日期:2012-03-06 作者:佚名
内容导航: 分页浏览| 全文浏览

从普通机械出口/进口比来看,可看出其不断下降的趋势(图表3)。

巨亏的日本电子产业能否生存下去?

出口/进口比在上世纪80年代为6倍左右,90年代前半期还是5左右。但此后不断下降,1995年为4,90年代末开始为2左右。2006年显示出轻微的上升倾向,主要受对中国出口增加的影响。

五金产品在80年代末出口/进口比为3左右,但90年代中期变为2,目前下降至1左右。

汽车零部件也是如此。80年代出口/进口比超过20,而目前仅为6左右。这是因为整车生产进行海外转移后,日本国内推进了零部件生产本地化的结果。

实际上,日本出口/进口比上升的是原材料产品。如图表4所示,原材料产品出口/进口比看不出任何下降趋势,反而呈现出上升趋势。

钢铁出口/进口比到90年代曾经是3~4左右。但是,此后比上升至4~5程度。2001年、2009年都上升至6左右。

虽然没有钢铁产品那样显著,但是其他原材料也可看出类似倾向。化学产品、有色金属也在2006年呈现上升趋势。纤维也从90年代初很低的出口/进口比有所上升。2009、2010年原材料整体上都体现出上升趋势。至少,这些产品肯定没有出现类似电子产品、普通机械那样的显著下降趋势。

随着大量使用劳动力的制造业向海外转移,高耗能的重化学工业留在了日本国内。中国出口制造业以劳动集约产业为主,装备制造业较弱。因此,这样的出口/进口比上升是必然趋势。

问题是,这样的贸易结构今后还将保持下去吗?日本发电产业由核电向火电转变,电费上涨已不可避免,高能耗型的原材料型产业能在日本生存吗?

巨亏的日本电子产业能否生存下去?

高能耗产业能在日本生存吗?

让我们总结一下。

(1)日本电子产品等组装型制造业出口/进口比不断下降。这是因为上世纪90年代生产开始向海外转移。

(2)日本机械等出口/进口比也正在下降。

(3)而日本钢铁等原材料型产业出口/进口比正在上升。

所以概括来说,日本国内需要高端技术的加工型制造业的生产正在下降,而高能耗的装置产业在日本国内生产稳定或者呈现上升趋势。

一段时间以来,日本给其他国家的形象是“因高附加值制造业而保持产业竞争优势,尤其是对新兴国家的中间产品供给”。上世纪80年代日本的确是这样的产业结构。如今,从对中国的出口来看,金融危机后增长的只是中间产品的出口。

但是,日本整体贸易结构的变化没有保持日本这一形象。尤其是,普通机械与汽车零部件出口/进口比呈现下降趋势也从侧面反映了日本作为中间产品生产者的地位在下降。这或许显得有些意外。但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贸易结构绝对不是高级工业社会的产物。

 标签:
本文导航
  • 第1页:
  • 第3页:巨亏的日本电子产业能否生存下去?(3)
广告联系:010-82755684 | 010-82755685 手机版:www.chemistr6.com官方微博:weibo.com/pjtime官方微信:pjtime
Copyright (C) 2007 by PjTime.com,投影时代网 版权所有 关于投影时代| 联系我们| 欢迎来稿|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网友评论 返回顶部 建议反馈
快速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点一下
发表评论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