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底家电“以旧换新”政策的结束,不单止关系到家电厂商和消费者,拆解企业亦有可能成为受影响最大的一个。信息时报记者多方采访获悉,随着政策的结束,国家有关部门给拆解企业的补贴也将随之结束,企业将再次面临亏损压力;另一方面,“以旧换新”实施两年多,消费者手中的大部分旧家电已进入回收通道,“无米下锅”恐成企业最不愿面对的经营之困。
补贴结束企业面临“吃不饱”
据记者了解,广东省目前拥有以旧换新拆解企业资质的仅4家,其中最早也是最大的一家——惠州鼎晨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夏天接受信息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2009年8月以旧换新实施以来,公司已经接收处理了540万台废旧家电,而此前拆解的旧家电每年仅有十几万台。
“如果国家没有补贴,企业肯定亏损。”据他介绍,公司回收的废弃家电必须百分百拆解,分解出的塑胶、金属可以卖钱,但可以再利用的不多,且企业同时要为废弃危险物的处理缴交一大笔处理费,危险物质必须由另外的拥有处理资质的公司来处理。此外,在以旧换新过程中,拆解企业需先为家电商家和回收企业垫付“旧货货款”和“运费”,这是一个巨大的压力。“公司还有1.2亿元的垫付款没有结算,由于相关部门对各环节的审核非常严格,相应的结款周期也比较长。”夏天告诉记者,公司最后一次拿到款数是去年的上半年。
另据了解,拆解企业的投入也非常大,一家中型拆解工厂的总投入在2个亿左右,其中光设备的投入就在5000万以上。“这对民营企业是一个挑战”,另一家拆解企业——佛山市顺德鑫还宝资源利用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大江向信息时报记者表示,现在企业有两个担忧,一是新的补贴能不能下来?什么时候下来?其次,企业的高投入只有用“上量”来达成盈利,现在市场上的旧家电大部分已经被收走,未来企业难免要陷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困境。
事实上,信息时报记者在走访家电二手市场发现,拆解企业还要面临二手家电商贩借“以旧换新”的东风坐地涨价(详见本报12月9日D08版),其中旧彩电的涨幅最高,每台达到40元~50元左右,冰箱、洗衣机等大件则平均涨了20元以上。
新政策将贯穿整个产业链
陈大江向记者表示,由于不知道新政何时出台,他已为企业预备好半年到一年的过渡期。
夏天则表示,从有关部门获悉将在明年第二季度发布新的政策,“因此公司明年一季度的重点工作是做好以旧换新收尾工作。”
信息时报记者从家电销售渠道商处获悉,财政部、商务部、环保部和工信部四部委初步达成的新的补贴标准是“电视电脑每台补贴85元,洗衣机每台补贴35元,空调每台补贴35元,电冰箱每台补贴90元,预计明年4月1日开始执行”。如果以此为标准,这比现行的每台彩电补贴15元要高出很多。该渠道商强调,“这只是讨论稿,还要上报国务院审批,具体实施细则和时间都未能最终确定下来。”
国家的这些补贴款又将从何而来呢?家电业人士刘步尘告诉记者,依据《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规定,我国的废旧家电是生产责任制——“谁生产谁负责”,国家有关部门会向生产企业按每台的定额征收废旧家电处理费,再由这些部门将处理费分配、补贴到相应的产业链各环节,形成良性循环,这才是长久之计。“目前来看,国家很可能从明年4月1日起向工厂开征废旧家电处理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