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新闻

物联网存亡关键:商业模式创新

来源:通信世界周刊 更新日期:2010-08-16 作者:陈志刚
内容导航:  分页浏览 | 全文浏览

    物联网商业模式创新的重要性或先于标准及关键技术的突破,只有认识到这一点,中国的物联网产业才能走上一条兴亡之路。

    叫好不卖座:物联网的瓶颈

    尽管一个个有关物联网产业的动辄百亿千亿元的地方政府规划不断出台,尽管一片片物联网产业园区在拔地而起,尽管一次次的物联网会议在不断地召开,但是对于从事物联网的有关各方,尤其是那些从事着具体技术或应用开发的链条从业者来说,或许还依然没有感受到在隆隆物联网春雷之下的春雨所带来的喜悦。

    不同的只是原来做的产品可以贴上物联网的标签换个说辞,相同的是原来的市场无论是规模还是应用模式依然没有变化。

    究其原因,在于地方政府出台的当地物联网产业发展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也成了各地各自为战。这种封闭发展的模式所设置的政策性门槛,为创新性应用的推广和资源的顺畅流动造成了一定瓶颈。

    在一个缺乏顶层设计的模式下,各地蜂拥而起的规划意见尽管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当地的物联网产业发展,但是也同时对物联网发展的规模和区域经济的成长构成了地域性的局限。

    另一个越来越引起业界关注的阻碍物联网发展的问题,是物联网商业模式创新的缺失。

    谈及物联网的发展,各方关注更多的是有关物联网核心技术的突破、标准的制定或者政策的支持以及一个个在具体行业的应用案例。但是,问题在于,没有大规模的物联网应用的发展,不论是核心技术还是标准的制定,都将成为无源之水,而失去市场驱动力。

    物联网:利益格局重构的契机

    在物联网萌芽伊始,业界有人曾经质疑物联网是“新瓶老酒”。这种质疑的合理性来自于屡屡被提及的物联网关键技术及各种应用,早在物联网概念提出之前就已经存在。

    但是互联网的发展以及移动通信技术的进步,使得新的应用不再局限于时空限制,这使得物联网的发展获得了新的技术基础。那么,对于那些被称为“老酒”的技术和业务,其重新获得生命力的可能并不在于自身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而在于因扩大的应用规模和新的应用领域所带来的新机会。

    很明显,无论是规模的扩张还是领域的扩展,其深层次影响在于利益结构在同一行业的上下游之间以及不同行业之间的重构。这种重构的有效性将直接影响物联网的一项应用或整个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前景。

    从这个意义上说,物联网最大的价值在于,其本质是一项重构各相关方利益成本结构的系统性工程。

   

本文导航
  • 第1页:叫好不卖座:物联网的瓶颈
推荐视频会议厂商
广告联系:010-82755684 | 010-82755685 手机版:www.chemistr6.com官方微博:weibo.com/pjtime官方微信:pjtime
Copyright (C) 2007 by PjTime.com,投影时代网 版权所有 关于投影时代 | 联系我们 | 欢迎来稿 |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网友评论 返回顶部 建议反馈
快速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点一下
发表评论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