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Motionflow倍速技术详解
由于近年来对于倍速驱动技术索尼是业内公认做的比较好的,所以今天笔者就拿索尼的Motionflow倍速技术做详细的介绍。
2007年Motionflow 100Hz技术首次在索尼BRAVIA X300旗舰液晶电视上出现,时隔半年W380系列液晶电视也搭载了此项倍速技术,2008年年底Motionflow升级版本 Pro与Motionflow 200Hz两种技术分别出现,这也是液晶电视世上首个四倍速驱动技术。
相对原本100Hz技术,经过对比两帧画面的运动矢量趋势后,演算生成一帧新画面插入到影片中以平滑图像和减少拖影;而在Motionflow 200Hz技术中,则需要生成三帧新画面进行插入,单纯从新帧画面的计算量上来看,已不是100Hz到200Hz的两倍而是三倍!
另外在功能性方面,Motionflow 200Hz技术与100Hz技术相同,不仅支持从50Hz到200Hz(100Hz)与24Hz到192Hz(96Hz)两种等比倍速演算,同时也支持从24Hz到200Hz(100Hz)的非等比的2:3 Pull Down演算。
Motionflow Pro技术与Motionflow 100Hz、Motionflow 200Hz之间的区别
Motionflow Pro技术相对Motionflow 200Hz(100Hz)技术则有些陌生吧?其实他们之间的关系非常简单,Motionflow Pro是Motionflow 100Hz的功能加强版本,而Motionflow 200Hz则在Motionflow 100Hz处理演算能力上作为倍数级提升;Motionflow Pro的处理能力与Motionflow 100Hz相同,在功能上新增加了一种插黑模式的倍速技术,力求通过营造一定闪烁来体现电影胶片感。该技术之前多用于索尼的家用影院投影机中,考虑到本次索尼新发布的部分机型会采用到该技术,在此则作一些必要解释。
在等比倍速与非等比倍速的处理方法中,三者基本相同,而Motionflow Pro技术所拥有的插黑技术由于普通意义上纯粹插入黑画面帧又有一些区别。索尼Motionflow Pro的插黑技术,会将两种不同的黑画面帧:低Gamma帧与高Gamma帧分别插入到影片中,以力求获得更好的胶片及更自然的人眼影像残留效果。
1.对应50Hz的讯源时:胶卷连续的A→B→C →D……四格,转换后变成A→A→A→B→B→C→C→C→D→D……,即经过插黑处理之后就变成A→黑→A1→黑→A2→黑→B1→黑→B2→黑→C→黑→C1→黑→C2→黑→D1→黑→ D2→黑…的显示,而不同的Gamma黑帧则表现为:A(低Gamma)→A(高Gamma)→A1(低Gamma)→A1(高Gamma)→B1(低Gamma)→ B1(高Gamma)→B2(低Gamma)→B2(高Gamma)→C(低Gamma)→C(高Gamma)……。
2.对应24Hz的讯源时:把讯源的A→B→C…(每画面1/24秒),转换成A→A1→A2→A3→B→B1→B2 →B3→C→C1→C2→C3…(每画面1/96秒),经插黑后变成A→黑→A1→黑→B→黑→B1→黑→C…(每画面1/96秒)的状态,而不同的Gamma黑帧则表现为A(低Gamma)→A(高Gamma)→A1(低Gamma)→A1(高Gamma)→B(低Gamma)→B(高Gamma)→B1(低Gamma)→B1(高Gamma)→C(低Gamma)→C(高Gam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