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系统这种完全沉浸式显示环境特性,CAVE为科学家带来了种伟大而创新的思考方式,扩展了人类的思维。科学家能直接看到他们的创意和研究对象。比如:大气学家能“钻进”飓风的中心观看空气复杂而混乱无序的结构;生物学家能检查DNA规则排列的染色体链对结构并虚拟拆开基因染色体进行科学研究;理化学家能深入到物质的微细结构或广袤环境中进行试验探索,可以说,CAVE可以应用于任何具有沉浸感需求的虚拟仿真应用领域,是一种全新的、高级的科学数据可视化手段。
CAVE (Cave Automatic Virtual Environment)在外形上是使用投影系统,围绕着观察者具有多个图像画面的虚拟现实系统,多个投影面组成一个虚拟空间。理论上CAVE是基于计算机图形学把高分辨率的立体投影技术和三维计算机图形技术、音响技术、传感器技术等综合在一起,产生一个供多人使用的完全沉浸的虚拟环境。
适合于教学和科研典型系统应用领域: ◆ 虚拟样机、虚拟制造、虚拟设计、虚拟装配◆ 模拟驾驶、训练、演示、教学、培训等
◆ 虚拟生物医学工程(虚拟手术/医学分析;基因/遗传/分子结构研究)
◆ 地质、矿产、石油
◆ 航空航天、科学可视化
◆ 军事模拟、指挥、虚拟战场、电子对抗
◆ 地形地貌、地理信息系统(GIS)
◆ 建筑视景与城市规划
◆ 地震及消防演练仿真 CAVE系统的构想是于1992年提出,最初的开发动机是为了获得一种全新的科学数据可视化手段. 然而,当时处理大量的可视化数据并实时生成立体影像需要在大型UNIX图形工作站的支持下才能完成,这就使得整个系统的造价十分昂贵。当时这类大型专业UNIX图形工作站(可视化系统)的价位约在几十万到百万美金,这使得CAVE系统的使用范围局限在大型的研究所或学术单位中。 近年来,高性能PC在计算能力和图形处理能力已经能够逐渐接近甚至超越专业UNIX图形工作站.以多台具有较高性能价格比的高性能PC作为图形处理核心代替CAVE系统中的大型专业UNIX图形工作站无疑是一个非常好的构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