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读者会对本文题目感到有些纳闷。什么叫做真实?其实,这正是所有监听音箱用户都在发问的问题。我们知道监听音箱不同于欣赏用音箱的地方就在于它发出的声音应该是“真实”的,没有修饰的,而问题恰恰就出在这里。从某种意义上讲,音箱对于声音的还原是根本无法达到100%的。试想一下一架钢琴的物理结构和一对音箱的差别是何等之大,这还不算声音录制、AD/DA转换等等方面的损耗等。另外,不同的音箱在物理结构设计以及元件使用上的不同,也必然会发出完全不同的声音。因此,笔者从来对于诸如“全面代替XXX的XXX”等说法嗤之以鼻,谁都清楚那只是一种宣传方法而已,任何一款音箱也不可能代替另外一款。世界上也不存在两款声音完全一样的音箱。即使是同一对音箱,在不同的房间里声音依然有所不同。
其实,音箱的“标准”是相对而言而并非绝对的。对于一款好的监听音箱,首先需要是特点,要让人很容易地能够把握它的发音特点;另外则是表现力,也就是说,监听音箱应当能够尽可能清晰地表现出声音各频段的所有细节。只有做到这两点,使用者才能在编曲、混音中判别声音的一切。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监听音箱和欣赏用HIFI是有共同之处的,而并非是无法相提并论的仇敌。尽管我不愿总是提起“老白盆”,但做为监听音箱中的经典,我认为NS 10M Studio的确做到了以上所说的两点。而实际上,一款音箱是否能够成为经典,不是生产厂商或者销售商家说了算的。音箱的口碑来自于用户,而不是商家或者评测文章。
在MSP系列刚刚上市之时,我便一直很关注YAMAHA的这又一款力作。去年YAMAHA推出“新白盆”HS系列的时候我也进行了相关评测。MSP相对于HS系列则是更高端的产品,推出之后,在论坛上也已经有不少用户购买并发表了相关评价。今天,终于有幸一饱耳福了。在此首先感谢爱新聚福公司提供MSP7音箱给我试用(如图1),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就一同来看一下这款新推出的监听音箱究竟如何。
图1:YAMAHA MSP7 Studio
一、外观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外观。MSP7音箱的包装和HS系列非常相似(如图2)。都是独立纸箱和塑料泡沫包装的,每只音箱都完全一样。一般来说,专业的有源监听都是可以单只出售的。
图2:MSP7包装
说到这音箱的分量,还真是要命:快运竟然没给送到棚里,而是打电话让我去汽车东站自取。到了之后我一掂这音箱盒子——我的天!这里头装的难道是石头啊!天哪……我扛……我扛扛扛……总之,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音箱扛到停车的地方。对于一款6.5寸的音箱,能有这个分量真的是很有质感啊,如图3。
图3:MSP7音箱外观,感觉中规中矩。
我将MSP7摆在Makie HR824旁边比较了一下(如图4)。比起824,它的个头要小很多。但是,重量却几乎接近824!我真的是怀疑MSP7里边有砖头……
图4:体积比824小很多,重量却差不多。
看了一下官方数据,果然MSP7是12.2公斤,足以给人一种扎实感觉。我们知道,音箱的重量和音质是有一定关系的。如果箱体比较轻,在发出大动态声音的时候,箱体就会随之震动,从而引起谐振。
音箱很显眼的一个组成部分就是背面巨大的圆弧形金属散热片。造型很夸张。整个背板都是金属的,音箱的大部分重量都来自这个散热片。如图5、6。
图5:圆弧状金属散热片
图6:MSP7和老白盆在一起
MSP7的外观是比较圆润的,很多地方都透漏着“曲线”造型(其实我一直纳闷“圆润”难道就很现代么?相比之下我还是更喜欢棱角分明的音箱),或许这也是一种时尚?总之我不认为音箱的外观会和音质有什么必然关系。但整体来说,MSP7还是属于那种比较中规中矩的音箱。音箱正面的材质是光滑的,稍有摩砂感。音箱下部和HS系列一样有一个YAMAHA的音叉标志,但不能发光。取而代之的是一个绿色的小灯,电源打开时发光,削波的时候发红光。
音箱的外壳是一个整体压成的,而非是用多块板粘起来的,据说这个设计是因为多块材料粘合起来,其密度等肯定是有差异,而一个整体就不会存在这个问题。
音箱采用前倒相设计,双倒相孔。其实,前倒相和后倒相是各有利弊的。但一般来讲,我认为前倒相更适合于小型书架监听。因为这可以避免后倒相发出的声音与墙壁等物体反射产生谐振和驻波等问题。这样使得音箱的摆位也比较简单。而后倒相箱摆位就需要注意很多问题了。
MSP7采用的是6.5寸的低音单元。而且,高低音单元各使用一个放大器。低音是80W,而一寸高音则是50W的。低音单元的材质是合成材料的,折环是橡胶的。如图7。
其实我很怀念纸盆以及羊毛盆那种感觉,还有浸油布的折环。而现在看来这些材质很少见了。都是“聚丙烯”之类的东西了。当然,合成材料有着寿命长、动态大等优点。但我还是很希望能够见到那些传统材料制作的喇叭单元啊。这个低音盆手感稍柔和,比起HS50那硬邦邦的“白盆”要舒服得多。但柔和又并不松散。感觉还是不错的。而高音单元则是钛金属球顶的,用料很好。如图8。实际表现也很好。
图7:低音单元的橡皮折环
图8:带波导的钛顶高音单元
这对音箱的防磁效果还是非常好的,即使靠CRT显示器很近放置,也没有丝毫的干扰,如图9。
图9:CRT显示器旁的音箱
以下是一些官方数据供参考:
6.5"低音单元,1"高音单元
80W的低频功放,50W的高频功放
频率响应:40kHz
平衡XLR输入接口
背面板连续输入灵敏性控制
调节切换控制TRIM,可以在三个及四个位置状态下(+1.5 dB/0 dB/-1.5 dB @10 /kHz) - (+1.5 dB/0 dB/-1.5 dB/-3 dB @50 Hz) 调节低音及高音,以与房间的系统反应相适应
低切(FLAT,80Hz, 100 Hz)开关,用于超低音单元
电子分频器在功放输入前起作用,在低通及高通滤波器部分均拥有陡峭的30db/oct下降曲线
防磁屏蔽。
二、使用
MSP系列的中文使用说明书非常详尽,不仅详细介绍了音箱的功能,而且还有一些关于监听音箱摆放、使用的专业常识,如图10、11。
图10:详尽的中文说明书
图11:说明书中有大量专业知识
总的来说,MSP7的使用是非常简单的。连接口只也有一个模拟XLR,接上电源和信号线就可以使用了,如图12。
图12:音箱背面,很简洁,只有一个XLR输入口
MSP7的电源开关在音箱的背后,这个设计我觉得比较讨厌。因为这样开关音箱的话会相当麻烦。往往这样设计的音箱,使用者都是长期将其开关置于“开”,用电源插排上边的开关来控制电源(我以前就是这么干)。
音箱后面的三个频响调节开关可以进行音箱与房间的声学补偿,如图13、14。LOW TRIM(低频修正)可以将低频增加1.5分贝或者减少1.5或者3分贝。HIGH TRIM(高频修正)则可以将高频增加或者减少1.5分贝。如果要配合低音炮的时候,则需要使用LOW CUT(低切)来切除80Hz或100Hz以下的低频。
图13:声学补偿开关
图14:音箱背面上贴有3C认证的标志
总的来说,这款音箱的功能比较简单,输入类型也只有一种,使用起来比较方便。它的定位便是专业近场监听,因此只设计平衡卡农这一种输入口也是可以理解的。房间补偿的调节方面设计得也比较简单。
三、音箱拆解
对于MSP系列的内部做工情况,我们之前一直都只是猜测,并没有亲自看到过。其实起初评测时我们并没有打算进行拆解,但听过之后,我们认为还是很有必要看一下的。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吧!(在此感谢音频专家王逸驰先生在音箱拆解中给予的帮助)。拆解图片如图15-31。
图15:开始拆解
图16:背板打开之后我们可以看到音箱中填充了一些吸音棉
图17:音箱内部构造
图18:除了背板之外,整个箱体是一个整体铸造的
图19:主电路板,6800uF的大电容保证了电源供应和动态响应
图20:电路板非常整洁,做工不错
图21:内部布线非常规矩,线材用料也不错
图22:负责EQ、音量调整的电路板在这个塑料盒里
图23:电路板做工很精细
图24:负责EQ等调节的电路板
图25:非常厚重的传统方形铁芯变压器
图26:防磁的低音单元,没有标注生产厂家。
四、音质表现主观测试
我一直认为音箱所谓“主观听感”的文字描述并不科学,也很难真正讲清楚音箱的性能。因为对于音箱的表现力,每个人的听感都是不一样的。其实,在一篇音箱评测中说这些应该是属于跑题,但我总觉得还是不得不说。通常,音乐人对于监听音箱的要求往往是这样的:
监听音箱的层次感要好,声音定位要好。能够听出各声部的乐器摆位。
监听音箱的各频段要均衡而融和,高、中、低频要融为一个整体,不能发空。
监听音箱的动态要大,声场要宽,能够表现大动态的声音而不失真。
监听音箱要的解析度要好,要能够表现出声音中的细节问题。
仔细看一下我们便不难发现,以上的要求,其实都是相互矛盾的。真的是“又要马儿快跑,又要马儿不吃草”的要求!其实,几乎没有任何音箱能够完全做到上面的这些要求。另外,对于音箱的声音,不同的人,不同的环境,甚至不同的心情,听到的声音都会有所不同。我想这些话对于那些正在准备购置音箱的朋友应该有所启发。音箱没有绝对完美的,只有适合、适应和了解。
好了,以上的话似乎谈得过远了。下面笔者来说一下试听的感受吧。其实,我一直认为对于监听音箱来说,播放一些高品质的试音碟意义并不大。放到棚里之后的第一件事,不是播放试音碟,而是打开ProTools,播放我们以前用老白盆和824缩混好的那些东西,因为这些东西才是我们最熟悉的。一播放我就听出了它的特点。我们拿到的评测音箱应该是爱新聚福的柜台展示样品,已经被使用过一段时间,因此,我们认为音箱已经褒好,没有专门进行褒箱便直接使用了。音箱放在棚里用了一个多星期,之后拿回家里,在家中的工作室里又用了一个星期。这期间用它做了三个混音,一个音乐快板、一个联唱和一个独唱。当然,是结合着NS10来做的。这样我还可以反复地比较它与NS10的不同。在这段时间里,不仅用它干了一些活,而且用它仔细欣赏了一些正版音乐CD以及DVD,并更换了不同的环境来使用。现在对于它的声音,还是有一定了解的。
测试环境(如图32、33、34):
图32:山东省艺术馆录音棚控制室 四壁和屋顶均有吸音材料软包、地毯地面
图33:笔者家里的工作室 四壁和屋顶为矿棉吸音板 落地厚窗帘 地毯地面
图34:笔者家里的客厅 墙壁光滑 木地板 音箱对面有落地厚窗帘
音源: Digidesign888音频接口、Marantz PMD321碟机、Alesis MasterLink 9600母带处理器、Scope Project音频接口、PHILIP DVP5960碟机。
高频表现——很辉煌,有点像老白盆。
大家都很熟悉的NS10高音是很好的,而MSP7的高音也非常棒,高频延展性比起先前评测过的HS系列要好得多!而且和老白盆很接近。在播放一些高频丰富的音乐如惠威试音碟中管弦乐的小号声,感觉非常辉煌。在播放我们录制的女高音时,感觉有些发刺的感觉。这一点和白盆很相近。因为平时我们在棚里缩混东西的时候,如果在824上听高频很好,往往在白盆上一听就觉得有点刺了,就要稍微衰减一点。在MSP上听也是如此,如果高频过火了,就会觉得有点发刺。在这一点上它的脾气还是非常好掌握的。应该说,MSP属于高频比较辉煌的音箱,而且在高频的细节表现上也比较出色。无论是在录音棚控制室里,还是在笔者的工作室甚至是没有声学处理的普通房间里也一样出色。说实话,我还是很喜欢它的高频的。棚里的同事认为这样的高频有点“翘”,但我确实很喜欢!因为这样的高音在混音的时候很容易把握,只要在监听上不发刺,你混出的声音就绝对不会发刺。记得以前有一次我们混晚会的歌,在棚里听着可以,到了剧院里,女声唱到高音的时候,声音非常刺耳难受。而高频稍有点“翘”的监听就完全没有这种现象。或许你会说:监听不是要求频响越平直越好吗?!呵呵……其实理论和实际其实往往不一样……
中频表现——温暖、舒服、但有点发空。
正如前面所说,音箱不可能做到绝对完美,如果各频段表现力都很好,那它们之间的融合程度必然会有所折扣。MSP的中频属于非常温暖的那种,听上去很舒服,没有任何毛刺或者是松软、邋遢的感觉。但总感觉它和高低频之间还是不够均衡、融合,稍有点发空的感觉,结像力似乎还不够。当然似乎这么要求一款监听音箱有点苛刻了,我们认为,这对于混音并没有什么的影响。总的来说,MSP的中频表现还是不错的,因为前面说过它的高频有点翘,而整体的音色依然是比较“暖”。我们知道老白盆的音色是很“冷”的,在这一点上两者差距很大。
低频表现——有力,紧而不松软,下潜还不够深。
MSP7的6.5寸低音单元表现还是很平稳的,其实中频温暖的表现和低音单元也有着很大关系。低频的动态控制力不错,而且声音并不发松。听过TR8的朋友都知道它的低音很“松”,而MSP7则完全不同,非常有弹性。在播放惠威试音碟中的大鼓以及音效碟“滴水再现”中的低频时,MSP的表现还是很不错的。在工作室里,我故意用合成器弹了一些低频的声音,觉得它的低频下潜还是不够的。对于低频来说,很显然它比我的NS10要好多了。但如果要和HR824比还是差一些毕竟这只是6.5寸盆,而不是8寸。比起HR824还是差很多的,它的低音在动态比较大的时候,便会感觉到一些“空气感”了,似乎都能够感觉到倒相孔往外喷出的气体在振动着整个房间。而且,我们知道低频受环境影响也是很大的,在没有任何声学处理的客厅里,MSP7的低音明显比较混浊,而在录音棚的控制室里则好得多。。其实,YAMAHA有专门的低音炮可以配合MSP系列来使用。我们没有亲自听过配合低音炮的效果,但猜想如果使用它自带的低切,切掉它本身的低频,然后配上YAMAHA的低音炮,低频效果肯定会比现在好得多。
声场表现——宽广大气,定位准确
MSP7整体的感觉比较辉煌大气,声场表现在同档次的音箱中应该属于比较好的。大家都只到两只音箱大致与听者的脑袋成等边三角形,且耳朵与高音单元平行的时候,是音箱的声场表现效果最好的时候,也就是所谓的“皇帝位”。而实际上,除了非常发烧的那些烧友之外,即使是混音师,也并非完全按照标准来摆放音箱或者坐在“皇帝位”上一动不动。还是那句话,理论和实际往往有着出入。所以,一款监听音箱的声场定位和表现就更加重要。对于声像定位,一开始我直接使用合成器来弹奏一些有声场位置的音色,并调节PAN的位置,感觉它的声像定位感还是很准确的。音效碟“滴水再现”第一曲开始时的立体音效,MSP7表现得也非常到位。
层次与细节表现——细腻、表现力丰富,但不够均衡
在层次和细节的表现上,MSP给人感觉还是很不错的。我不是以欣赏音乐的那种角度来看待它,而是在实际混音中感受它的表现。可能很多朋友知道我们棚里录民乐和戏曲比较多,而民族管弦乐队和戏曲乐队的特点就是每件乐器都有着不同的性格。这和管弦乐是不一样的,管弦乐的弦乐器、管乐器音色是非常统一的,比如圆号和长号音色是非常融合、统一的。而民乐就截然不同,唢呐和笛子、笙的声音差距非常大。因此,在混音中,其实民乐比管弦乐更能体现出音箱对于不同音色的表现力。这一次我们专门拿出以前缩混的京剧《李清照》来聆听(当时是用NS10和HR824混的),感觉和直接在824上听差别还真不小。每个层次都很清楚,三大件的声音各自表现都比较好,而且,明显感觉到京胡的高频更亮,而月琴和京二胡的声音比在老白盆上要更加饱满一些。低音拨弦也很清晰有力,打击乐的层次也非常清晰准确,板鼓的声音和铙钹都表现得很清晰,不粘糊。我们认为这和它低音单元比较“紧”有关系,因为往往给人感觉低音比较“松”的音箱,层次表现也很粘糊。MSP7在这方面是很有优点的。但是,总感觉它还是在中频的某些地方存在“空洞”。不过这其实也是自相矛盾的要求,因为细节清晰和频响的连贯本身就存在矛盾。因此我们认为MSP能够做到这样已经相当不错了。
动态表现——很好,很强大!
大多数音响爱好者应该都知道三洋STK厚膜其实是很普通的元件,而并非什么“发烧”或者“奢华”的用料。但MSP7在大动态上的表现却让我们非常满意,甚至是出乎意料。其实我们因为工作比较忙,是先使用了几天之后才进行拆解的。当看到仅仅是一颗三洋STK厚膜的时候,我们还是为YAMAHA的设计感到惊叹。我们知道很多发烧友喜欢用功放IC等元件的用料来判断音箱的档次。当然,我不否认音箱的最终表现和功放IC会有一定的关系,但是,在整个音箱的声学设计方面的关系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播放《黑客帝国3》的电影音乐时,MSP7表现出的动态非常惊人,可以用震撼两字来形容。毕竟,这只是一款6.5寸盆的音箱,能够发出如此大动态的效果,可以说是相当不错了。为了测试它的动态表现力,我在工作室里专门找了一些“冲击力”比较强的合成音色来弹奏,试验它的动态承受力。或许是我还不够“狠心”,但最后,MSP7的过载指示灯一直没有红。而动态表现确实发挥得很出色。在工作室里播放混好的成品音乐,MSP7的声音绝对要比NS10要更大气,更辉煌。
全文总结:
MSP7无论是从市场定位、价位以及实际使用来看,都是一款很标准的专业近场监听音箱。整体来看,MSP7的动态很好,声场宽广,表现力强,表现力丰富,大气而不夸张,是一款属于比较“辉煌”类型的近场监听。这一点和真力的音箱有点相似。且做工非常细致。个人感觉,MSP适合以下用户:专业音乐工作室编曲使用;专业录音棚录音、混音近场监听(感觉如果是专业用户,还是有必要搭配中场监听来参考对比的)。当然,对于喜欢监听风格的烧友来说,这个价位的MSP也是不错的选择。可以说,在声音上,MSP7在同价位产品中没有任何劣势。不过,我们知道,在万元左右的价位上,已经有了很多优秀的高端监听音箱,其中不乏名牌。因此,MSP7的对手也是不少的。做为YAMAHA的新品,MSP系列能否受到广大专业用户的喜爱和认可,还要看使用者的反映了。在这篇文章里我主要是写了一些自己在使用中的感受,当然了,对于音箱的品质,往往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在此只希望我们的使用感受能够给大家一些帮助和启发。音箱没有绝对的高保真,频响也没有绝对的平直。What is Real?MSP7是真实的么?NS10是真实的么?真力、丹拿是真实的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