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新闻

不看不知道 深入解析液晶电视的点对点问题

来源:天极Yesky 更新日期:2007-03-29 作者:马道长

液晶电视“点对点”简介

  我们经常可以在网上讨论液晶电视的时候看到“点对点”这个名词。很多人买液晶电视第一个问的就是能不能点对点,说明大家已经非常关注这个问题了,“点对点”网上也有很多解释和说明,但是都不完全或者权威,笔者在这里详细的说明一下,让大家对“点对点”能彻底的了解。

  “点对点”就是视频源的图象构成像素的每一个点,与液晶显示设备面板物理像素点一一对应。

  对于液晶电视这样的固定像素显示设备,只有当视频源分辨率与其物理像素一一对应时,才能表现出应有的画质,无论清晰度、锐利度都是最佳状态。如果不能与之一一对应,那么图象就会模糊、发虚,类似拍照的时候没聚焦或手抖了的照片效果。可以说点对点与非点对点的效果差别是巨大的。点对点对静止画面影响巨大,尤其是看文字的时候一定要点对点,否则连字都可能看不清。点对点对动态画面也有影响,不过影响不大。

  (以下照片是在笔者的DELL 2407WFP显示器上用1920*1200分辨率点对点和用1680*1050非点对点的区别,明显1680*1050要模糊很多)

  通常,我们称某款LCDTV能“点对点”,是指与等于其物理分辨率或者接近其物理分辨率的信号点对点,比如用1366*768面板的LCDTV与1366*768或者1360*768信号点对点了,就称该款LCDTV可以点对点,如用1920*1080面板的LCDTV与1920*1080信号点对点了,也称这款LCDTV可以点对点。我们没有必要要求一款1920*1080的LCD与1680*1050的分辨率或者其他分辨率点对点,才能叫可以点对点,只要能与一种等于或接近其物理分辨率的信号点对点就足够了,当然能与其他分辨率也点对点更好,但没有必要强求。并且在连接方式上,我们也只考虑分量、VGA、DVI、HDMI上的点对点,至于AV、S-VIDEO之类的低端接口点对点是没什么实际意义的。

液晶电视“点对点”情况分类

  强调了为什么要点对点后,再来看看“点对点”有几种情况:

  1、全屏状态“点对点”——视频源分辨率与显示设备物理分辨率一致,并全屏点对点显示。如:某物理分辨率1920*1080的LCD接1920*1080的VGA信号点对点显示。

  2、非全屏状态“点对点”——视频源分辨率小于显示设备物理分辨率,并以屏幕中的一块视域点对点显示,未显示部分一般留黑边或者黑框。如:某物理分辨率1366*768的LCD接1024*768的VGA信号以屏中4:3的一块面积点对点显示,左右两边留黑边。

  3、超屏状态“点对点”——视频源分辨率大于显示设备物理分辨率,全屏点对点显示视频源等于其物理分辨率的那部分,多出部分超出屏幕外不显示。如:某物理分辨率1366*768的LCD接1368*768的VGA信号全屏点对点显示1366*768那部分,多出2点在屏幕外不显示。

  以上就是“点对点”的三种情况,其中第一种是最完美的,也是我们高清电视发烧友孜孜不倦以追求的;第二种会牺牲一部分屏幕可视面积,如果只差几个点的话就无所谓了,也可以认为是完美显示方案;第三种情况很少见,跟第二种情况类似,只差几个点的话也是无所谓的。其中要指出一点,第二种情况中的1366*768的LCD点对点显示1024*768的信号很容易实现,基本上接上线后选择4:3模式就可以了,现在的LCDTV都有这个功能,但是由于其牺牲的画面实在太大,少了25%的屏幕面积。所以这种情况不是我们追求的,意义不大。尽量全屏的点对点显示图象,才是我们要追求的。

  但是现实并不是每台LCDTV都可以做到“点对点”,如果LCDTV本身就完全不支持点对点,那么无论你根据什么情况,采用什么方法,都无法实现“点对点”。这个时候,我们可能要求其次了,就是半“点对点”和等比显示。

  4、半“点对点”就是指只有水平或者垂直方向上做到了点对点,比如在1366*768的LCD上全屏显示1360*768的信号,这时垂直方向上点对点了,可是水平方向没有,把1360拉到了1366。其实所谓半“点对点”实质还是完全不点对点,因为点对点的定义规定了完全一一对应,不存在半对应的说法,但是加个半字一是对其对应方式的现象说明,二是表示其效果接近一一对应的情况。确实如此,水平或者垂直方面有一方是对应的,那么效果跟完全点对点是比较接近的,但是信号分辨率不对应的那方与LCD物理分辨率不能相差太大,比如1360只差1366有6个点,那么效果就比较好,如果是1280离1366就差了86个点,画质下降就比较大了。

  (以下照片为2407上1920*1200与1920*1080的区别,在垂直方向上字体有虚影,并且有拉长)

  但是也不全是这样,有的LCD哪怕只差一个方向上的一点,画质都会下降比较严重,比如DELL的2407WFP LCD显示器物理分辨率是1920*1200,如果输入一个1920*1199的分辨率,水平方向是点对点了,垂直方向也只差1点,按理效果应该很接近“点对点”的效果,可实际上画质大幅下降,字体都发虚了。这就要看LCD本身如何处理分辨率转化了。还有些LCD对这种情况的处理会采用画面中央全部按点对点显示,只是两侧作转换处理,这种处理方式很不错,可惜应用的不多。

  (以下照片是2407上1920*1200与1920*1199的区别,虽然只差一个点,但是字体就发蒙,而且在垂直方向上稍微拉长)

  5、等比显示显示顾名思义就是信号分辨率宽高比与LCD物理分辨率的宽高比一致或者基本一致。比如1280*720的信号显示在1366*768的LCD上,1280*800的信号显示在1920*1200的LCD上。点对点就好比等值显示,那么等比显示就是放大或者缩小了,不单画面比例上正确,而且效果上等比显示也是接近于点对点的效果,但是又比半“点对点”稍差一点,并且LCD物理像素与信号源像素的比值成整数倍或者有穷小数倍时,效果要比成无穷小数倍要好,比如1280*720信号显示在1920*1080LCD上,用单方向分辨率来计算,1920/1280=1.5,效果会非常不错。如果是1280*720型号显示在1366*768LCD上,768/720约=1.067,效果就会比显示在1920*1080LCD上差一些。

  (以下为2407上1920*1200与1280*800的区别,画面构成稍微粗一点,画面放大了一些,不过总体表现还不错)

  那么,当LCD物理像素与信号源像素的比值成平方整数倍时,即单方向上几个点对应一个点的情况,能算是点对点吗?我也曾经这么认为过,但是当亲自在DELL 2407WFP上测试后,在1920*1200的面板上使用960*600的分辨率,使之线性上两点对一点,经过和960*600点对点反复比较后,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几个点对应一个点的仍然不是点对点,至少效果上跟一点对一点的“点对点”不一样。究其原因,应该是渲染的问题,虽然像素上几点对一点不会带来画质下降,可是渲染上就无法做到几点当一点来渲染,照样是一点渲染一点,中间会带来一小点画质改变,但究竟是画质下降了还是提高了就要看你怎么看了,也许很多人会认为反而比一点对一点的时候要好呢。就好象在电脑上模拟街机游戏,街机游戏分辨率太低,直接显示的话画面太小,于是就拉大几倍,但是画面会粗糙很多,于是用特殊渲画面染模式,使之比较好看。

  (以下照片为2407上1920*1200与960*600的区别,画面整体放大一倍,此外还不能看出其他差别)

  (以下照片为2407上960*600下两个图标,与虚拟的960*600点对点——即在1920*1200下用放大镜程序放大2倍看这两个图标,明显看出前者锐利度不如后者,但没有颗粒感)

  等比显示的问题主要出现在宽屏液晶显示器上,因为其屏幕比例多为16:10,而不是高清的标准16:9。而液晶电视一般都是16:9的,使用高清信号不存在等比显示的问题。

  这5种情况,或者说是5种方案,我们优先考虑的依次是1》2=3》4》5,但是也不是绝对的,5有可能好过4。1最完美但也最难实现,如果1不能实现,那么假如能留出黑边的就考虑2、3,一定会全屏显示的就考虑4,如果前4个都不能成功,只有用5了,5是肯定可行的。但是如果某个LCDTV,前3个方案都不成功,那么我们就可以认为这台LCDTV是无法点对点的,如果连第4都不行,那这个LCDTV可以说废了一半了,还不如要台CRT彩电算了。

阻碍液晶电视“点对点”的困难

  对于液晶电视来说,有什么困难会阻碍其“点对点”呢?主要有两点,一是传统电视信号都存在“过扫描”现象,这是CRT时代的遗毒,使得好好的一个画面,非要搞出一部分(大约为10%)画面在屏幕外。复合视频(AV)、S-VIDEO、分量、HDMI等常用接口都存在“过扫描”现象,但是VGA是符合VESA标准的,按理是不允许出现“过扫描”的,但是实际上很多LCDTV接VGA也照样过扫描,这说明该LCDTV的VGA视频处理电路可能与分量等视频处理电路是共用的,当然从节省成本的角度上考虑这也无可厚非,只要设计有调整全画面的功能就可以祛除“过扫描”了。二是其信号分辨率不符合电脑格式标准,电脑分辨率要求水平方向上的像素点为8的整数倍,而1366不是8的整数倍,只有1360或者1368才是,那么与1366*768分辨率点对点就比较困难,有的LCDTV怎么也认1366,那么就无法与其点对点了,但是还是有可能和1360或者1368点对点的。不过这些都不是不可克服的困难,现在很多厂家都针对这些缺陷对LCDTV专门设计了些功能,可以排除这些碍障达到点对点。但是也还有个别厂家食古不化,卖的产品特别贵,按理是成本很高,但是居然还没有这些基本功能!

  我们追求“点对点”,除了是为了追求画质外,还要发挥其真正作用,否则为了“点对点”而追求“点对点”是没有实际意义的。如果买液晶电视只是为了看电视,看看碟,那不必追求点对点,因为电视和DVD的分辨率都比较低,如果点对点的话,画面会很小,而且当信号源分辨率远小于LCDTV的物理分辨率的时候,点对点与非点对点的效果相差不大;如果想玩XBOX360、PS3这样的有高清输出的游戏,那就最好要点对点了;如果是用LCDTV来当做电脑显示器的话,用来上网的话,那就一定要点对点了。不过相信这种情况应该不多,毕竟LCDTV都比较大,用来上网不方便,而且对眼睛也不好。

  “点对点”的另外一个关键问题,就是用什么连接方式来实现点对点,目前的情况来看,DVI一般都可以点对点,不过目前带DVI接口的LCDTV很少见了,一般都是用HDMI和VGA来实现点对点的,在1920*1080面板的LCDTV上,HDMI与1920*1080的信号比较容易点对点,而VGA有点难实现,在1366*768面板的LCDTV上,VGA又比较好和1366*768或者1360*768信号点对点,而HDMI就比较难了。至于分量,则比较难实现点对点了,甚至有的1920*1080面板的LCDTV上分量的1080P根本就不支持。

  前面说过,能否“点对点”的关键是电视本身电路处理能否支持,可能接上信号时还要手动调整电视本身或者信号源机器才能使之点对点,一些LCDTV菜单里的图象模式有全屏显示、1:1显示、等比显示的话,那么这台LCDTV多半可以点对点,有的LCDTV里菜单里还可以调整图象的横幅的,无疑这台LCDTV也可以点对点,有的LCDTV可能没这么多选项,但是接上后不用调整就能自动点对点的。

液晶电视“点对点”历史回顾

  最后说一下“点对点”的历史。液晶显示技术最先应用在显示器上,但是LCD显示器并不存在点对点的问题,因为LCD显示器都会切割成接电脑常见的分辨率,并且一定能与这个分辨率点对点。而早期的LCDTV也继承了这一特点,用的分辨率也是电脑最常用的640*480、800*600、1024*768,点对点也没问题。但是从2002年开始,LCDTV开始采用宽屏面板,最初的分辨率是1280*768,是15:9的,与1280*768的信号能点对点,并且为了保证16:9的比例,接分量的720P的信号时,能留出上下两黑边与720P点对点。同期还有出物理分辨率1280*720面板的LCDTV,点对点更不用说了。这段时期业界都几乎没有提过“点对点”,主要原因是当时LCDTV和LCD显示器还没明显分离出来,LCDTV在生产时考虑了兼容电脑VESA标准,而取消了“过扫描”。这样只要信号与LCDTV的物理分辨率一样时,一定能点对点,同时,由于15:9的LCDTV为了保证接高清信号时16:9的比例不变,也留出黑边点对点。所以,这个时候的LCDTV,无论接VGA还是分量,都基本能点对点。

  但是到了2004年,LCDTV技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并已经呈现出取代CRT之势,几乎所有传统彩电生产商都加入到了LCDTV生产大军里,这时情况有了很大改变,首先是切割尺寸的变化,1280*768和1280*720由于切割成本稍高的缘故,渐渐退出市场,取而代之的是1366*768的面板,其次是LCDTV与LCD显示器完全分割开来,LCDTV重新拣回了“过扫描”这一大活宝。很快,几乎所有LCDTV都用上了1366*768这个分辨率的面板,当人们把这样的LCDTV接上电脑后,发现效果模糊不清,刚上1366*768的LCDTV,几乎没有一台能做到点对点。于是,“点对点”的呼声出现了!因为买LCDTV的很多消费者非常希望除了看电视外,还能接电脑用,那么就一定要求点对点才能保证效果了。或许厂家因此重视了一些消费者的反馈。情况在2005年下半年有了改观,少数新出的LCDTV可以在VGA或者HDMI/DVI上实现点对点。到了2006年,FULLHD即1920*1080的LCDTV也开始普及了,不规范的分辨率不再是点对点的障碍了,只要电视里有全画面显示功能,就基本能做到点对点了。虽然“点对点”已经不再是一个解决不了的问题,但是直到如今市场上能做到“点对点”的LCDTV仍然是少数,即便是1920*1080的LCDTV照样也有不能点对点的。所以大家在购买LCDTV的时候仍要注意选择。

  就“点对点”的历史来看,最初基本都能点对点,到基本都不能点对点,再到现在的将近40%的产品可以点对点,未来的趋势应该是全面实现点对点。以后笔者将会陆续发表如何测试LCDTV点对点和公布能点对点的LCDTV的具体型号的文章,敬请大家期待,最后祝大家都能挑到一台自己满意而又完美实惠的LCDTV,谢谢!

广告联系:010-82755684 | 010-82755685 手机版:www.chemistr6.com官方微博:weibo.com/pjtime官方微信:pjtime
Copyright (C) 2007 by PjTime.com,投影时代网 版权所有 关于投影时代| 联系我们| 欢迎来稿|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网友评论 返回顶部 建议反馈
快速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点一下
发表评论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