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岁末时,2005年的两项数据让等离子电视厂商开 始坐立不安:一是等离子和液晶在平板电视市场3∶7的市场比例;二 是据中国消费者协会提供的调查数据显示,明年有80%的消费者欲购买 液晶电视 ,只有20%的消费者欲购买等离子电视。面对这样的形势,12 月15日“等离子电视发展趋势和市场营销峰会”在北京召开。
记者采访中国市场上的主流平板彩电企业,结果发 现,素来遵守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国内厂商,与主打等离子牌的松下、 LG等国外厂商作出了不同的投资反应。其实这是企业与企业的差别所 在,有人投钱给 液晶电视 ,有人下注给等离子电视,还有人分羹给两 者。但无论怎样,都应客观评价液晶电视和等离子电视在平板电视市场上的地位。
回想当初平板电视刚刚兴起时,等离子和液晶被业界称为“平板 双雄”,并在平板电视市场各领风骚:在中小屏幕平板电视上液晶独占鳌头,而大屏幕平板电视则是等离子的天下。
然而进入2005年,双方力量对比发生了剧变,等离子电视在中小 尺寸电视上没有进展,而液晶电视却在大屏幕市场上步步紧逼,迅速蚕食等离子电视的份额。根据一项2005年对全球37英寸以上大屏幕电 视的销量统计,从4月到10月期间, 液晶电视 的市场份额从10%飙升到40%,已经与等离子电视相差无几了。
液晶电视和等离子电视力量对比的变化主要有四大原因。
一是 液晶电视 以价格冲击等离子电视。据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 提供的2005年平板电视资料表明,等离子电视三个主流尺寸降幅分别 是:50英寸下降24.9%,46英寸下降2%,42英寸半年内下降了26.2%。 相对于等离子电视的降价幅度, 液晶电视 的降价幅度非常惊人,仅在 半年内42英寸 液晶电视 下降了52.3%,37英寸 液晶电视 下降了44.4%。 大屏幕平板电视市场上 液晶电视 的零售量比重从今年1月份的9%上升 到5月份24.3%。
二是液晶厂商阵营的扩大。液晶技术本身并不复杂,但真正制约 液晶面板成本和质量的因素是生产规模和资金投入。例如:2003年起 索尼与三星的联合开发第7代液晶面板生产线,双方投入了20亿美元, 直到2005年才投产,而夏普“第8代线”需要花费十几亿美元和近2年 的施工周期。资金投入只是一个方面,漫长的施工周期则会带来更多 的未知风险,这显然是单个厂商很难承担的,于是索尼—三星、LG -Phlips这样的厂商联盟便应运而生,而联盟内外的厂商都获益匪 浅。根据一项对欧美市场的统计,到今年年底,由于“7代线”的投 产,有了资本的索尼迅速从混战中脱颖而出,占据了北美、日本和欧 洲 液晶电视 市场的第一位,三星电视的市场份额也获得明显提升。
三是 液晶电视 新机型投放加大。为了实现技术上的差异化,各企 业对产品功能方面投入了很大精力,比如高像素的产品、无线连接的 网络功能、与多媒体连接的USB接口功能等。国内品牌在34英寸以下 液晶电视 已经有197个机型。
四是由于媒体的热炒,消费者了解 液晶电视 比等离子电视多,这 无疑为 液晶电视 的发展助了一臂之力。
虽然液晶电视已逐步占据上风并成为引领未来的趋势,但并不代 表等离子电视没有了生存空间。等离子在大屏幕电视市场,等离子还 存在一定的价格优势,如果能守住“大屏幕”这块阵地的话,还是有 相当大的市场潜力可以挖掘。从未来考虑,等离子厂商起码有两条路 线可供选择:一是液晶和等离子两条腿走路,逐步过渡到液晶时代。 松下公司高层曾经表示,松下的市场战略是37英寸以上生产等离子电 视,小屏幕则以 液晶电视 为主。二是继续完善等离子技术,同时开发 更先进的面板技术,在充分挖掘等离子电视最后一桶金后,转入更新 的产品领域。